天兵在1917

668(1/3)

    李爾文認為蘇聯現在是急於幫助猶太人打一個大勝仗,那麽一旦英國威脅出手攪局,那蘇聯就隻能就範,否則演了這麽久的戲做了這麽多的準備全部要付之東流,這樣的代價還是太重了。 ..而且英國的要求也不高,僅僅是希望蘇聯狠狠地修理埃及人,並在蘇伊士運河問題上讓美國人難受。這種要求可是一點兒也不高,更何況誰敢蘇聯就對蘇伊士運河一點興趣都沒有呢?

    所以在見到了李曉峰之後,李爾文是一上來就積極的試探:“中東和平問題是當前頭等大事,英國政府十分關切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一直積極地斡旋試圖恢複和平……當前的局勢下,英國政府認為必須盡早的實現停火,讓埃及和以色列脫離軍事接觸……英國政府願意為此付出努力,並希望蘇聯政府也積極的參與其中。”

    李曉峰其實沒有興趣見李爾文,因為這個女人從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每次都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從來都是不安好心的。而且他這一段要關注的事情也確實比較多,真沒有興趣同英國磨牙扯皮。隻不過考慮到英國政壇的不穩定性,以及這個危險的女人跟丘吉爾的關係,見見她看看她到底要玩什麽花招提前有個準備也是好的。

    而李爾文的開場白也沒有讓李曉峰失望,這個女人果然是來勢洶洶,扯什麽和平其實就是投石問路。以李曉峰的政治智商不難聽出李爾文的言外之意。她的話裏有一個最關鍵的字眼那就是停火。

    似乎乍一聽這不過是官樣文章,不過是又臭又長的官八股,毫無營養。但是你要這麽認為那就明不適合混政壇了。請注意李爾文來訪的這個時間點,這位是在共的立刻停火協議被安理會否定了之後急吼吼的趕過來的。如果李曉峰沒有記錯的話,英國在那次投票中也是投的反對票。也就是英國人實質上也是不同意這份停火協議的。

    而現在,李爾文卻屁顛顛的跑到李曉峰麵前大談特談什麽停火,什麽和平,這尼瑪不是抽風嗎?

    李爾文當然不是抽風,作為丘吉爾的特別代表,她不可能抽風。唯一的可能就是這貨話裏頭有話,有些話是不方便得太明白,屬於隻可以意會不能言傳。

    那麽李曉峰就要想一想了——李爾文究竟想要什麽呢?結合英國前後不一致的態度,很顯然英國人想的依然是以色列和埃及之間的那點破事,但絕不是什麽停戰協議也不是什麽和平。排除掉這兩項之後,唯一的可能就是英國人現了點什麽,借此準備敲詐一點好處而已。

    那麽英國能現什麽呢?無非是以色列國防軍的後撤是個陷阱,這就是個坑。而現了這個坑對於英國來就有了重要的討價還價的本錢了,這就是想要敲一筆嘛!

    對於一般的政壇老鳥來,基本上十有**都能從李爾文的話裏推導出這麽多信息量。但是,請注意,這僅僅是一般的政壇老鳥的水平。對於比他們高一個層次的政壇絕頂高手來,其實還可以推導出更多的信息。而李曉峰現在也能算作這一類的絕頂高手了。

    李曉峰的思考更加深入,或者考慮得更加深遠,英國人僅僅隻是為了這一點蠅頭利嗎?可以想一想,英國之前一直強調的是英美特殊關係,雖然這種特殊關係還沒有完全形成,但英國和美國之間的共同利益確實在逐漸變多,意味著他們未來趨同的可能性更大。在這個時候,英國人如果看穿了蘇聯設下的全套,基於共同利益方麵的考慮就應該通知美國人。而現在,英國人並沒有通知美國人,反而跑到蘇聯來敲詐勒索,這正常嗎?

    可能某些同誌這正好明了英國和美國的共同利益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可以瓦解分化,是好消息。但是李曉峰卻不這麽看,曾經站在世界頂端的大流氓會如此簡單幹脆的認輸嗎?李曉峰認為是不可能的,英國雖然在走斷崖式的下坡路,但是這個國家上一代的政治精英並沒有完蛋,丘吉爾一類的老狐狸還有不少,他們這批人依然是有雄心壯誌的,就這麽簡單幹脆的服軟認輸不是他們的作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