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四百四十四章 解決(1/3)

    官匪繼續談判,匪方提出一次比一次更苛的條件,官匪談判便無法達成協議,時間一一過去,各方的怨責交集於北京政府。

    官匪既然談不攏,山東督軍田中玉到北京述職,婆決主張改撫為剿,內閣〖總〗理張紹曾也主張“剿”可是這個打算泄漏出去,外交團擔心的是在匪手中的“洋票”因此強烈表示反對,曹鋥也大不以為然,力持異議。田中玉乃親赴保定偈曹,密告並非真的剿匪,隻是由於匪窟情形很艱苦,外強中幹,政府宣布剿匪不過是表麵的恐嚇,實際則是“明剿暗撫”恫嚇匪方放棄過苛的條件。

    官匪談判破裂後,果然匪方外強中幹,在19名外俘中找到了一位在歐戰時期得過勇士勳章的法國人裴雨鬆,叫他宣誓保證回山,派他攜帶新條件下山接洽,限政府軍於日下午6時以前撤回原防。不料裴雨鬆一去不返,山上外俘打電報叫他回來,他卻置之不理。匪方十分驚訝,外國人竟也不講信用,何況這個外國人還是一個馳名的“勇士”!

    為了防止政府劫走“洋票”4日匪方將西俘三名移置山頂洞ué內。原來抱犢崮在地形上像個倒掛葫蘆,山頂上大約有兩英畝的盆地,但是山腰十分狹,由一道陡削的山壁上攀援而上,兩旁鑿有攀石或者嵌以木樁,攀附而上的必須緊抓木樁或攀石,一撤手就有跌入萬丈深淵的危險。根據當地的傳,由於大牛不能上山,而山上又有可耕的盆地,所以隻好把牛抱上山去飼養,因此有“抱犢”之名。山頂周圍掘有壕溝,中間築地ué用以收容俘虜,還有三個蓄水池和不計其數的大缸,用以蓄積雨水。地ué內收容〖中〗國俘虜多名,被俘時間有長達三年以上的,他們枯坐等死,像老僧人定一樣。其中有坐在草薦上的兒童數十名,年齡自五歲至八歲不等,匪方視同廢票,因此所受的待遇更為惡劣,一個個都像皮包骨頭的活骷髏。

    當這些消息在報上傳出後,才ji起全國朝野的憤怒,一致譴責北京政府對本國肉票的痛苦遭遇視若無睹,卻隻一心一意地援救外國肉票,真是毫無心肝。

    三名西俘移置山頂,是用繩索吊上山的,其中6歲的英國人斯密士在西俘中年紀最大,他是因為患了失眠症,特地到〖中〗國大陸來“旅行療養”現在被懸吊在半空中提到山上去,使得他的失眠症發作得更厲害,幸而這時山上和外界已可通娜,因此在山上的西俘可以從山下取得接濟,斯密士的安眠藥可以寄來,所以勉強還可應付。自上海寄到的大批罐頭食物、香煙、水果、報紙、雜誌。匪方都全部轉交西俘。

    西俘還有〖言〗論和通信的〖自〗由,上海《密勒士評論報》首先發表了鮑威爾的“匪窟通信。。,描寫俘因生活和山中風景,但是有一件事鮑威爾避而不談,那是當土匪把他和另一個西俘押解到巢雲觀時,曾令他們向神佛磕頭,旁邊有人撞鍾擊鼓,他們都做了。

    由於政府軍態度日益強硬,裴雨鬆下山一去不返,匪方於5日又叫鮑威爾宣誓下山,限於4時內回返,並派匪兵兩人為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