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劫案!(1/3)

    隨著北伐軍在河北大戰架勢擺開,北洋內部亂成一團!

    而在山東督軍回中玉首鼠兩端,猶豫不決的時候,一次劫案讓其陷入到了極為被動的地步,迫使他的想法產生了極大轉變。

    那就是轟動全國的“臨城劫車案”!

    這一案件的主使人是孫美瑤。

    孫家原來不是土匪,是山東滕縣一帶的有名富戶。當時全國各地,災禍頻仍,民不聊生,到處鬧匪,山東尤甚。當土匪的倒也有一句很響亮的口號,叫做“兔子不吃窩邊草!”那就是凡在匪窩左近的居民,他們概不打劫。話雖如此,到了“生意”清淡,缺穿少吃的時候,也還要把念頭轉到鄰居頭上,但態度比較客氣,並不動武,名曰“借糧”。

    孫家既是有名富戶,匪黨哪有不向他家借糧之理,他家也隻好照借如儀。可是在官府方麵,卻認為借糧與匪,那是一項大罪,必須嚴辦。他們雖無力剿匪,卻有力剿民。抓住了富戶,豈有輕饒。而官兵每次出動剿匪,總是以清查戶口為名,來一次細致周密的洗劫,直待腰包都塞滿了,才殺幾個無辜的赤貧百姓“奏凱而歸”。

    所以老百姓恨兵遠過於匪,寧被土匪劫掠,也不願被官兵搜查。

    孫家曆年所受官兵的氣早就夠了,未免忍耐不住,孫美瑤的大哥孫美珠便大發牢sā,認為與其這樣,還不如幹脆自己扯起旗來,上山造反。

    在他來,這原是氣忿之言,並不真想動手,不料年輕膽大的孫美瑤聽了,便立刻放起火來,把自己家園燒得一幹二淨,於是孫氏一家,隻得硬著頭皮,上了抱犢崮。

    孫氏兄弟直接拉扯起來的隊伍,不過四五百人,但山內原有幾股土匪,後來也跟他們合流了,公推孫美珠為首領:出外行劫時,各股仍多單獨行動,由原來的頭子率領,其中實力較強的有郭琪才、周倫、楮思振等,每股少則二三百人,多則五六百人,全部合起來,對外號稱4000餘眾,其實000還不足,有一半以上的人還是沒有槍的。孫美珠名義上是大寨主,卻不能令出必行:倒是他的叔父孫桂枝,可以在山上一是一,使大家拱手聽命。

    孫樓枝當時大約50上下年紀,長得又矮又瘦,其貌不揚,衣衫也很破舊,十足像個耕田佬。有人他設過si塾,坐過館,是個老夫子,因此他思慮周密,計謀百出。實際上他還曾闖過江湖,入過幫會,與黑白兩道中人都有交往,所以是個內外場都很來得的老手。抱犢崮上,從孫美珠、孫美瑤兄弟起,直到最下麵的嘍羅,對他都唯命是從,絕非僅為他年長而已。

    1919東7月,孫美珠在嶧縣附近西集地方,被山東的六混成旅旅長兼兗州鎮守使何鋒鈺派隊擒獲,立即槍決,還把他的腦袋砍下來,掛在津浦鐵路的臨城車站上,號令示眾。

    孫美瑤接充大寨主之後,厲兵秣馬,蓄心要報親兄之仇,隻因孫桂枝力主慎重,因而沒有馬上發動。

    孫美瑤有個堂兄叫孫美鬆,也在附近落草,為官兵所圍,已近一年,形勢十分危急,屢次派人來要求孫美瑤發兵解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