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笑傳

第33章 盛世禦極展雄才 功績煌煌昭千秋(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再說他的武功吧,那真是無人能敵啊!他平定了準部、回部,讓我們大清的疆域擴大了兩萬多裏。土爾扈特人聽說了他的威名,都紛紛來投靠。他還征剿大小金川,擒拿了那些作亂的家夥。其他那些緬甸、安南、廓爾喀等小國,他們一聽到我老爸的名字,都嚇得立馬投降了。台灣那些亂黨也不例外,一下子就被消滅幹淨了!這可真是十全大武功啊!

    而且我老爸不僅是武功蓋世,文治也非常了不起哦!他的學問深不可測,對經書、詩詞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寫了那麽多巨製鴻篇,還有那些遊玩時的即興之作,都是以經書為依據,關心民生。他還開了四庫全書館,把天下的書都收羅進來。他還刻了石經,複興了古代的辟雍製度。他對音樂、詩詞、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和收藏。這可真是文治武功都達到了千古之最啊!”

    這嘉慶皇帝還真是會說話,把他老爸捧得天花亂墜的。不過話說回來,乾隆皇帝也確實是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為大清帝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樣的讚譽,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乾隆皇帝,那位笑傲江湖、開創康乾盛世的英明領袖,從二十五歲那年風華正茂地登基,到八十八歲高齡的晚年,整整統治了大清帝國六十年零三個月。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他不僅當皇帝,還當了三年零三天的太上皇帝,加起來足足執政了六十三年的時光。這期間,他可沒閑著,做了大量的工作。

    咱們來看看他在乾隆五十年前都忙活些啥。首先呢,他特別注重“勤政愛民”。乾隆帝一上台,就展現出了超級勤奮的姿態,六十三年如一日,他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專注,一心一意地治理國家。有一天,因為雨季延誤了,他竟然讓九卿科道這些高級官員們反省自己的工作哪裏出了問題。結果大家回奏說一切都很順利。乾隆帝就降旨說:“我自登基以來,一直都在努力工作,從早到晚,沒有絲毫鬆懈,全都是為了愛護和照顧民生啊!我發起了很多有利於老百姓的政策,也廢除了很多對人民有害的措施。我每天都焦慮地思考如何讓每個人都得到他們應有的福祉。”過了幾個月,他又召集所有大臣,告訴他們要竭盡全力為國家服務,不能有絲毫的懶惰和懈怠。他還說:“我承蒙祖先的庇佑,現在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但我不能因此而放鬆警惕,所以我一直都很努力地工作,不敢有絲毫的疏忽。我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我還是親自指導如何征討廓爾喀部落,並深入調查他們為什麽會挑起爭端。”

    此後呢,他多次下旨重申這個意思,即使已經年近八十了,還是親自指導國家大事。在去世的時候,他還總結了自己六十多年的執政經驗,說:“我自從登基以來,每天都非常謹慎認真地工作,從來沒有懈怠過一天。現在我已經八旬高齡了,但我仍然堅持每天努力工作。”

    這乾隆皇帝可真是“活到老、幹到老”的典型啊!他不僅勤勞刻苦,而且對國家和人民都非常關心和熱愛。這樣的皇帝真是讓人肅然起敬啊!

    乾隆皇帝,這位在位六十年、開啟康乾盛世的英明帝王,可謂是勤政愛國的典範。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辛勤工作,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讓大清帝國在他的手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

    他不僅繼承了康熙和雍正兩位先帝的基業,還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將“康乾盛世”推向了新的高峰。他的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超越了他的皇祖康熙皇帝。

    在軍事上,他統一了西北、北方,讓大清的版圖進一步擴大。他不僅平定了準部、回部,還讓西藏、四川、青海等地保持了長期的穩定。這些功績的取得,讓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穩固,也讓大清帝國成為了真正的強國。

    在經濟和文化方麵,他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多次普免天下錢糧和漕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他還大力發展農業、商業和文化事業,讓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在他的統治下,大清帝國的國庫愈加充盈,農業繁榮,百業興旺,城市發展迅速,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當然,乾隆皇帝也有一些失誤。尤其是在晚年時期,他寵信奸相和珅,導致吏治腐敗、貪汙盛行。這些錯誤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也使得大清帝國的國力逐漸衰落。

    但是總的來說,乾隆皇帝對增強國家的統一、促進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中國的版圖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功績和影響深遠,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封建君主之一。雖然他也有過錯,但是他的功績仍然超過了他的過失,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和紀念的偉大帝王。

    乾隆作為千古一帝,流傳的有關他的傳說故事可太多了。

    曆史上,揚州可是個不得了的地方!這座城市有著悠久的曆史文化,簡直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你知道嗎,古人都說,人生在世,得達成三件事:生在蘇州、死在徽州、玩在揚州。為啥這麽說呢?首先,生在蘇州,那可是官宦世家啊,一生下來就富貴得不行。然後,死在徽州,安徽徽州那地方多山多水,風水好得不得了,能保佑子孫後代。最後,玩在揚州。這揚州啊,吃喝玩樂樣樣都有,簡直就是人生的一大樂土。

    你知道隋煬帝是怎麽評價揚州的嗎?他老人家說:“吾夢揚州好。”這可是曆史上有名的名言啊!

    說起來,揚州的魅力可不止一點點。光是淮揚菜這一項,就能讓人徹底迷上這座城市。你想想看,曆史上有多少關於揚州美食的傳說啊!

    近代曆史上,關於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在揚州停留的事情,那可是鬧得沸沸揚揚。專家學者們爭得不可開交,都想知道乾隆為啥這麽喜歡揚州。有人說他修築堤堰造福百姓,有人說他沉迷江南美景不理朝政,還有人說他就愛風流快活、揮霍無度……總之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哎呀,這乾隆皇帝和揚州的關係真是個謎啊!不過不管怎麽說,揚州這座城市的美景、美食和文化底蘊,都讓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揚州好好地玩一玩,嚐嚐那裏的美食,感受一下那裏的曆史文化氛圍!

    話說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來到了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那時候的揚州鹽商可真是有錢啊,他們竟然在天寧寺西園修建了一座行宮,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呢!當行宮建成後,大家都擠破頭了想一睹皇帝的龍顏。乾隆皇帝一下船,就被一群人簇擁著前往行宮。

    不過啊,乾隆皇帝這個人有點兒小脾氣,他覺得身邊圍著的人太多了,實在是不舒服。於是,他打發走了所有人,隻留下了一個貼身太監。這個太監也是個機靈鬼兒,他馬上從箱子裏拿出一套當時最流行的公子哥兒的衣服,讓乾隆皇帝換上。乾隆皇帝一瞧,樂了,立馬換上了這套衣服,還拿起了扇子,從行宮的偏門偷偷溜了出去。

    一出門,乾隆皇帝就感覺自己這身打扮真是太對了!街上的美女們都用驚豔的目光看著他,還有那些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也特別有趣。於是,他一邊欣賞美女和美景,一邊在揚州的巷子裏閑逛。

    逛著逛著,就到了晚飯時間。乾隆皇帝突然想起來自己得回去了,於是轉身往回走。可是啊,他發現自己走到了一個很窄的巷子裏,兩邊都是高高的青牆,連個人影兒都看不見。他攔下一個人想問路,結果發現人家說的是揚州話,他根本聽不懂!這時候,他開始有點兒慌了,畢竟是一國之君,總不能在這兒迷路吧?

    於是,乾隆皇帝開始四處轉悠,想找到出口。這一轉啊,就轉了整整兩個小時!天都黑了,他的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一摸口袋,嘿!別說,還真有銀兩!但是呢,那時候的銀兩跟我們現在的不一樣,他手上的那點兒錢根本不夠用。

    這個時候啊,咱們的乾隆皇帝可是有點兒尷尬了啊。這一塊錢難倒英雄漢的情況在他身上完美呈現。不過呢,好在最後他還是找到了出口,回到了行宮。

    從那以後啊,乾隆皇帝再也不敢一個人亂跑了。他可算是知道了,原來當個皇帝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啊!

    話說回來,乾隆皇帝可是個美食家呢!相傳他為了品嚐美食,竟然五次來到揚州尋覓美食。這裏可是淮揚菜的發源地啊!

    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到了揚州。他走在巷子裏,突然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兒。原來是一位老翁正在烤鵝。乾隆皇帝可是個吃貨啊!他立馬被這香味兒吸引住了。可是他摸了摸口袋,居然沒帶錢!這可怎麽辦呢?

    就在這時,乾隆皇帝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走到城隍廟門口,用扇子跟老翁換了那隻烤鵝。老翁也是個大方的人,覺得這位年輕人挺有趣的,便同意了。

    乾隆皇帝拿著烤鵝,口水直流。他當場就咬了一口,頓時感覺皮酥肉嫩、香氣撲鼻。這簡直是人間美味啊!吃完之後,乾隆皇帝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乾隆皇帝回到宮中,第二天一早,洪澤湖的水位竟然上漲了!這讓河道總督高斌慌了神,他急忙向乾隆奏報此事。乾隆一聽,眉頭緊皺,心想:“這水位上漲可不是小事啊,得趕緊想辦法解決。”於是,他趕緊放下手頭的事情,趕回宮中處理早已堆積如山的奏折。

    在宮中忙碌了一天,乾隆感覺肚子餓了,於是便傳膳。可是當他看到宮中的禦廚做的各種口味的鵝時,卻總是感覺少了點什麽。這時,他想起了在揚州吃的那隻烤鵝,那皮酥肉嫩、香氣撲鼻的味道讓他垂涎欲滴。於是,他決定找個借口再次南巡,順便再去揚州尋找那隻讓他念念不忘的烤鵝。

    然而,天公不作美,乾隆五次南巡,每次都經過揚州,卻始終沒有找到那隻烤鵝。他也不好意思將自己落魄時用扇子換鵝的事情告訴別人,隻好作罷。最後一次離開揚州時,他在行宮中拍著大腿歎息道:“難道真是那城隍老爺請我吃鵝不成?”

    這句話傳到了民間,成為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趣談。而那隻讓乾隆念念不忘的烤鵝究竟是怎麽回事呢?原來,那位賣鵝的老翁確實是真實存在的,隻不過由於揚州的巷子太過複雜,乾隆始終無緣得見。

    如今,在揚州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上,你仍然可以看到這道名菜——風鵝。它已經成為揚州百姓招待親朋好友的一道佳肴。每逢佳節或喜慶場合,揚州人總會聚在一起品嚐這道美味的佳肴,回憶著那段充滿歡樂和趣味的往事。

    清朝滅亡後,關於乾隆的各種段子和傳說就像雪花一樣滿天飛舞,讓人目不暇接。這些段子和傳說有的是無稽之談,有的卻是真實曆史的微妙反映。今天,我們就來選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傳說,一起探討一下它們背後的故事。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關於乾隆身世的傳說。據說,乾隆並非雍正的親生子,而是他從江南帶回來的一個孩子。這個傳說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人猜測乾隆的真實身份是什麽。但事實上,乾隆是雍正的親生子無疑,他的母親正是鈕祜祿氏。這個鈕祜祿氏雖然出身於滿族八大姓之一,但由於她的父親隻是個小小的四品官,所以在雍正的王府中地位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存在感。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卻改變了鈕祜祿氏的命運。當時,雍正得了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被醫生宣布活不長了。於是,他決定讓鈕祜祿氏來伺候自己,這幾乎就等於讓她陪葬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鈕祜祿氏的悉心照料竟然讓雍正奇跡般地康複了。從此以後,鈕祜祿氏的地位扶搖直上,最終成為乾隆的生母。這也應驗了那句老話:“富貴險中求。”

    鈕祜祿氏,這個出身於滿族八大姓之一的女子,身體素質可真是超群。就在雍正得病,其他人避之不及的時候,她卻勇敢地站出來,全心全意地照顧雍正。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鈕祜祿氏做到了,而且還做得非常好。結果呢?雍正竟然奇跡般地康複了!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想必在雍正心中,鈕祜祿氏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了。

    果然,鈕祜祿氏並沒有辜負雍正的期望,她懷孕了,生下了乾隆。這乾隆啊,從小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這可都是遺傳了鈕祜祿氏的優秀基因啊!不得不服,遺傳的力量真是強大。

    而乾隆呢,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同尋常的特質。他的聰明才智和機智過人的表現很快就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可是清朝曆史上的一位偉大皇帝,他能看中的人肯定不一般。於是,他特意讓人把乾隆的生辰八字送到皇宮,他要親自看看這個孩子的命格如何。

    接著,康熙又親自來到鈕祜祿氏的家中,端詳了一番乾隆後,他給出了一個精準的預言:“有福之人!”這可是康熙唯一一次稱一個人為“有福之人”,足以看出他對乾隆的看重。

    有一次,小乾隆跟著康熙去狩獵。康熙展現出了他威猛的一麵,射殺了一頭黑熊。然後他讓小乾隆過去補一箭,給小乾隆鍍金的機會來了!但是,小乾隆卻猶豫了,不敢過去。這可惹怒了康熙,他催促小乾隆趕緊過去。

    就在小乾隆剛要過去的時候,那頭黑熊突然跳起,猙獰地撲向小乾隆。原來那頭黑熊並沒有被康熙的箭射死!這可真是千鈞一發啊!康熙連忙又是一火銃,這才打死了黑熊。

    事後,康熙對隨駕的和妃說:“弘曆這孩子的命真是貴重!如果他早一些催馬而去,熊起馬驚,後果會不堪設想。這孩子將來的福氣比我還大!”看來康熙對乾隆的評價真的很高啊!

    康熙真是個神奇的老人家,看人的眼光真是一流!他曾預言乾隆母子將成為史上最有福的一對,結果還真是說對了。這對母子不但都高壽,還身體倍兒棒,極少得病,享盡了人間富貴。這福氣,簡直比康熙自己還大!

    不過,話說回來,乾隆的福氣似乎有點太過頭了。他這一生順風順水,跟他那奮鬥一生的老爸雍正截然不同。於是,民間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傳說:乾隆其實是浙江人陳世倌的兒子。

    據說,陳世倌跟雍正關係非常好,兩人經常一起聊天、喝酒、下棋。有一天,雍正和陳世倌竟然在同一天喜得貴子!雍正的福晉生了一個女兒,而陳世倌的老婆生了一個兒子。這可真是巧了!於是,雍正就打起了這個兒子主意,讓陳世倌把孩子抱進雍王府,然後秘密調包,留下男孩,把女孩送回陳家。這樣一來,這個原本是陳世倌的兒子就成了雍正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還有更離奇的傳言說,乾隆和陳家洛是雙胞胎!沒錯,就是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裏的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據說兩人長得一模一樣,但命運卻大相徑庭。一個成了大清帝王,一個成了江湖俠客。這傳言真是太有趣了!

    顯然,“乾隆非雍正親生子”這個傳說的出現和流傳,背後反映的是一種矛盾的心態。人們既不認可清朝,又對乾隆這個皇帝頗為認可。不然怎麽會把他編排成漢人的後代呢?這也許就是人們對曆史的一種獨特解讀和表達方式吧!

    觀察這個關於乾隆身世的傳說,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它簡直就是北宋時期“狸貓換太子”的翻版。隻不過這次的主角從宋仁宗換成了乾隆皇帝而已。所以這個傳說應該是在清末時期出現的,因為它的含義實在是太過矛盾了——認可乾隆,卻不認可清朝!

    清末時期,社會動蕩不安,老百姓們都很懷念盛世安定的日子。而乾隆皇帝正是康乾盛世的締造者之一,他執政時間長達六十年,文治武功在清朝曆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於是,乾隆皇帝就成了清朝的代言人,被民間廣為傳頌。

    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們又編出了一個關於乾隆的傳說,即乾隆精準預言清朝的滅亡。這個傳說流傳甚廣,讓人們更加相信乾隆皇帝具有非凡的智慧和預見未來的能力。

    據說,在乾隆晚年的時候,他曾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了一個驚人的預言:“清朝將在五世之後遇到大劫難,那時將不再有皇帝,不再有官員,不再有百姓。”這個預言讓百官們震驚不已,他們紛紛詢問乾隆該如何應對。

    乾隆卻隻是笑了笑,說:“那是未來的事情,我們不必過多憂慮。我們隻需要做好當下的事情,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強盛不衰就好了。”

    話說那一次,乾隆皇帝遊江南,那排場可真不是蓋的。龍旗飄飄,鑼鼓喧天,百姓圍觀,如癡如醉。這一幕幕風光無限的場景,不僅引得人們連連讚歎,甚至還驚動了一位修道多年的高人(怪物)。

    這位修道者看了乾隆的排場,不禁嘖嘖稱讚,感歎自己修煉了這麽多年,還不如留在人間當帝王來得風光。那感覺,大概就像劉邦看到秦始皇巡遊時的車仗,讚歎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於是,這位修道者便化身為一個老和尚,前來與乾隆皇帝相見。幾句話下來,他就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我修煉多年,何時能像您一樣得道成仙?”乾隆一聽,心中暗笑,他已經看出了這位老和尚的真實身份。

    乾隆哈哈大笑道:“你想當帝王?除非蠟燭頭朝下也能照亮四方。”老和尚一聽,眼睛一亮:“你是皇上,君無戲言!”乾隆點頭微笑,但心裏卻想:“這簡直是癡心妄想,蠟燭頭朝下怎麽可能照亮四方?”

    然而,世事難料。一百多年後,電燈被發明了。果然就是燈頭朝下也能照亮四方。這一刻,清朝滅亡了。

    古時候的濟寧啊,那可是皇帝們的心頭好!特別是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後,康熙、乾隆這兩位皇帝可是多次沿著這條黃金水道南下江南,每次都必定在濟寧停停歇歇,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說起濟寧和乾隆皇帝的緣分,那可不止是一點點。在這裏啊,流傳著好多關於乾隆下江南的故事,每一個都讓人拍案叫絕!但要說到最神奇的那一個,非“土地神”救駕的傳說莫屬。

    話說那一天,乾隆皇帝悠哉遊哉地沿著運河南巡,當船行到濟寧的一個小閘口時,忽然間狂風大作,波浪滔天!眼看船就要被掀翻啦!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神秘的老者出現了!他毫不猶豫地跳進河裏,用肩膀穩穩地扛住了船頭。嘿,這風立刻停了,浪也靜了,仿佛啥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乾隆皇帝安全上岸後,趕緊跟上這位救命恩人。結果呢?一眨眼工夫,老者就不見了,隻留下了一座破破爛爛的土地廟。乾隆心裏一琢磨:這不就是“土地神”救駕嘛!於是他立馬下令,讓人好好修葺一下這座土地廟,以表達對土地神的感激之情。

    從那以後啊,濟寧人對“土地爺爺”可是尊敬得不得了!家家戶戶都會用心供奉這位神明,感謝他保佑這片土地和這裏的人們平安幸福。

    所以說啊,濟寧和乾隆皇帝還真是有緣啊!這也充分證明了民間傳說中的神奇色彩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乾隆皇帝可是個風雅之人,他對文學和藝術的熱愛,讓他在遊玩的時候也喜歡玩點文雅的。這不,當他遊覽濟寧的鐵塔寺時,他竟然跟寺院的住持玩起了對子。

    乾隆對濟寧的寺廟了如指掌,他熟知鐵塔寺、慈燈寺、普照寺、玉露庵這些地方,於是他吟出了上聯:“鐵塔掛慈燈普照玉露”。這上聯一出,現場的人都驚歎不已,覺得這真是絕妙好對。

    而寺院的住持也不是吃素的,他略一沉思,然後對出了下聯:“石佛係響鈴聲遠金山”。這個下聯把石佛寺、響鈴閣、聲遠樓、金山庵這些名字串聯起來,真是巧奪天工。

    乾隆聽後連連稱讚,大加讚賞,於是他賜了橫批:“步步高登”。這可真是對住持的最好褒獎了。

    乾隆皇帝在微山湖也有一段趣事。那是一個黃昏時分,乾隆皇帝在微山湖邊遊玩,看到一隻貓趴在草房上,便即興吟道:“貓上茅屋風吹毛動貓不動”。

    這時,一個在岸上玩耍的小男孩聽到了,他馬上對出了下聯:“虎喝湖水浪打湖濕虎不濕”。這可把乾隆皇帝驚呆了,他沒想到一個小孩兒竟然有如此才華。於是他又出了一聯:“錫匠打錫錫濺錫匠一膝錫”,那男孩兒又對:“麵夫羅麵麵飛麵夫一臉麵”。

    乾隆十分高興,他讚歎道:“這孩子有宰相之才啊!”

    話說,對聯對得好固然是好事,但要是稍微有點差錯,那可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哦!好在古時候的濟寧人也是相當機智的,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屠夫對聯驚天子”的故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