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笑傳

第33章 盛世禦極展雄才 功績煌煌昭千秋(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乾隆皇帝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生氣。他覺得這可真是丟了他老人家的臉麵,於是就在四十三年十一月的時候,把惇妃給降級了,從妃子降到了嬪,還訓斥了她一頓。不僅如此,他還把這件事告訴了所有的皇子和大臣們,讓他們都引以為戒,不要學惇妃這樣胡作非為。

    為了表明自己的公正無私,乾隆皇帝還特意寫了一篇長諭,把惇妃的過失和處罰都寫得清清楚楚。這篇長諭寫得可真是精彩啊!他先是說了惇妃的過失,然後強調了自己處理這件事是合情合理的,最後還警告了所有的皇子和大臣們,不要以為他溺愛徇情,他可是個非常嚴厲的父親和皇帝。

    在長諭的最後,乾隆皇帝還特別強調了要諸皇子效法他,管教好自己的家庭,不要像惇妃一樣任性毒毆致死奴婢。他還威脅說,如果有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他一定不會輕饒。

    這篇長諭一發布,整個朝廷和後宮都震驚了。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可是個說一不二的皇帝。從此以後,後宮的妃子們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皇子們也更加嚴格地管教自己的家庭。

    而那個倒黴的惇妃呢?她被降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到原來的地位。雖然她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很受乾隆皇帝的寵愛,但她自己卻再也沒有得到過乾隆皇帝的寵幸。看來啊,這皇宮裏的人情冷暖,可真是比外麵的世界還要複雜啊!

    乾隆皇帝的晚年生活可謂豐富多彩,但他老人家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重用了一個大奸臣和珅。這和珅啊,可真是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讓“康乾盛世”一下子就從巔峰跌到了穀底。這可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啊!但話說回來,乾隆皇帝為什麽要重用和珅呢?這個問題啊,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說清楚的。

    有人說啊,和珅長得特別像乾隆皇帝已經去世的一位寵妃,是那個寵妃的轉世。這聽起來好像挺有意思的,但仔細一想,這怎麽可能呢?轉世這種事情,咱們可是封建迷信啊,這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嘛。

    也有人說啊,和珅因為某次偶然的機會,回答了乾隆皇帝的問題,特別合皇帝的心意,所以就得到了皇帝的寵愛。這個說法雖然有點道理,但畢竟隻是一次偶然啊,怎麽可能讓皇帝一直寵信他,甚至讓他位極人臣,勢傾朝野呢?乾隆皇帝可是個英明的君主啊,他怎麽會犯這種錯誤呢?

    其實啊,要解答這個問題,還得從乾隆皇帝本人入手。你想啊,乾隆皇帝是個什麽樣的人呢?他可是個長壽的皇帝,活了七十多歲呢!在他七十歲的時候,他特別高興地接受了一堆人的慶賀,其中包括好多王公大臣和外國使臣。那時候啊,江蘇學政彭元瑞寫了篇頌文給皇帝祝壽,乾隆皇帝看了特別高興,就把他大大地獎賞了一番。

    然後乾隆皇帝還寫了一篇叫做《禦製古稀說》的文章。這篇文章啊,可以說是解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乾隆皇帝在文章裏說:“餘以今年登七帙,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寶。……古人有言,頌不忘規。茲元瑞之九頌,徒見其頌,而未見其規,在元瑞為得半而失半,然使予觀其頌,洋洋自滿,遂以為誠若此,則不但失半,又且失全,予何肯如是。夫由斯不自滿,歉然若有所不足之意充之,以是為敬天之本,必益凜旦明,毋歡或逾也。以是為法祖之規,必思繼前烈,而慎聰聽也。以是勤民,庶無始終之變耳。以是典學為實學,以是奮武非黷武,以是籌邊非鑿空,以是製作非虛飾。若夫用人行政,旰食宵衣,孰不以是為慎修思永之樞機乎。如是而觀元瑞之九頌,方且益深予臨淵履薄之戒,則其頌也即規也。”

    這段話啊,雖然有點長,但意思其實很簡單。乾隆皇帝的意思是說:“雖然我很老了(今年登七秩),但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因老而自滿),我要繼續努力(法祖),不能放鬆警惕(臨淵履薄),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歉然若有所不足之意充之),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勤民),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用人行政)。所以啊,和珅雖然有缺點(未盡規),但他也有優點(得半而失半),我要時刻提醒自己(益深臨淵履薄之戒),這樣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慎修思永)。”

    乾隆皇帝在《禦製古稀說》中,洋洋灑灑地描述了自己對古稀之年的感慨和對朝政的見解。他首先提到了自己作為一位年過古稀的天子,是三代以下僅有的七人之一,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然後,他謙虛地表示,雖然元、明二祖也是創業之君,但在禮樂政刑方麵還有所欠缺,相比之下,自己的政績可是完美無缺哦。

    接著,乾隆皇帝開始誇耀自己的國家。他認為自己的朝代得國最正,疆土最廣,臣服最多,百姓最安。這可是三代以下數千年的國家中,最厲害的一個哦!他甚至還自誇說,雖然曆史上有很多國家出現過很多有為之君和強盛時期,但跟自己的朝代比起來,還是差遠了。

    然後,乾隆皇帝開始談論朝政。他得意地表示,現在朝政清明,那些曾經讓君主頭疼的強藩、外患、權臣、外戚、後妃、太監、奸宦、佞臣等等禍害,如今都已經不存在了。這可真是讓人驚歎啊!

    最後,乾隆皇帝開始談論自己的態度和誌向。他表示自己雖然已經年登古稀,但絕不會因此而自滿和停滯不前。他還要繼續努力,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以實現更大的功勳。他還特意提到了彭元瑞的九頌,認為這對他大有補益。

    總的來說,乾隆皇帝在《禦製古稀說》中展現出了他的壯誌未泯、雄心未已的一麵。當然啦,他也是有點自負的,不過這也很正常嘛!畢竟人家可是千古一帝啊!

    和珅,這名字一聽起來就充滿了神秘和魅力,就像一部懸疑小說的主角。他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這身份背景可真是金光閃閃啊!但是,別看和珅後來那麽風光,他小時候可是過得相當慘淡。史書上都說他“少貧無藉,為文生員”,意思就是他小時候家裏窮得叮當響,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

    不過,和珅這個人啊,就是有那種“人窮誌不短”的精神。就在乾隆三十四年,他的人生終於開始有了轉機。為啥呢?因為他承襲了高祖尼雅哈納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這個世職給他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讓他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上去了。你想想看,三等輕車都尉的歲俸是銀一百六十兩、米八十石,這收入可不低啊!當時,那些官居正二品的總督、侍郎和從二品的巡撫、布政使的歲祿才銀一百五十五兩、米七十七石,都比不上和珅這個三等輕車都尉的收入呢!

    當然啦,除了錢之外,這個世職還給和珅帶來了更大的好處,那就是讓他有機會接近乾隆皇帝。因為他的高祖尼雅哈納是開國功臣,所以和珅就有可能隨侍帝君了。這不,和珅襲三等輕車都尉沒多久,就於乾隆三十七年授三等侍衛,旋補黏杆處侍衛。

    然後,乾隆四十年來了。這一年啊,是和珅一生的轉折點。在這一年裏,和珅第一次見到了乾隆皇帝,並且回答了皇帝的詢問。你猜怎麽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回答非常滿意,從此和珅就飛黃騰達了!據陳焯之《歸雲室見聞雜記》卷中載稱:“和珅起自寒微。……扈從上臨幸山東。上喜禦小輦,輦駕騾,行十裏一更換,其快如飛。一日,和珅侍輦旁行,上顧問是何出身,對曰生員。問汝下場乎?對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舉。問何題?對孟公綽一節。上曰:能背汝文乎?隨行隨背,矯捷異常。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實由於此。比駕旋時,遷其官,未幾躐居卿貳,派以軍機,凡朝廷大政俱得與聞,朝夕論思,悉當上意。”

    瞧瞧,這和珅還真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啊!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沒有那一副好記性,他怎麽可能在路上一邊走一邊背文章,還能讓乾隆皇帝對他青眼有加呢?看來啊,這人和人的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和珅這哥們兒,真是走了狗屎運啊!他本來隻是個窮小子,結果被乾隆皇帝看上了,一下子就飛黃騰達了。話說回來,這和珅也不是吃素的,他腦子聰明,記憶力好,嘴巴還甜,能說會道,深得乾隆皇帝的歡心。

    乾隆四十年那一年,和珅的人生就像坐了火箭一樣,蹭蹭蹭地往上升。閏十月的時候,他就被提拔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又升為禦前侍衛,還被授予正藍旗滿洲副都統的職位。真是讓人眼饞啊!這一年他就像開了掛一樣,不停地升官,一月是戶部右侍郎,三月就成了軍機大臣,四月又成了內務府總管大臣。真是讓人感歎:這和珅是不是被乾隆皇帝下了什麽“升官咒”?

    到了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更是春風得意。這一年他奉命去雲南查辦總督李侍堯的貪汙案,結果呢?他不僅查辦了案子,還順便給自己撈了個戶部尚書兼議政大臣、禦前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四庫館正總裁等職位。這簡直就是“一箭N雕”啊!

    更讓人咋舌的是,乾隆皇帝還把他的兒子豐紳殷德賜給十公主當老公,還賞了一堆好東西給他。和珅的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他被封為固倫額駙,還當了禦前大臣、護軍統領兼內務府總管大臣、總理行營事務等職位。和珅的弟弟和琳也不是吃素的,仗著哥哥的勢力一路升遷,最後還當了督辦貴州征苗軍務的總督。

    這和珅一家子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不過話說回來,人家和珅也不是完全靠運氣,人家也是有真才實學的。要是沒有那一副好記性、好口才、好頭腦,他怎麽可能一路升官發財呢?

    和珅從一個窮小子一路飆升,最後成了乾隆皇帝的親家翁,滿門顯貴,位極人臣。這和珅之所以能飛黃騰達,完完全全是乾隆皇帝的錯愛。

    想當年,和珅還是一個落榜的小文生員,沒啥才華,也沒啥學識。要是放在現在,估計也就是個普通打工仔。可是,乾隆皇帝偏偏看上了他,一路提拔,讓他成了朝中大紅人。你說這是為啥呢?我猜啊,可能是乾隆皇帝眼神不太好,看走眼了。

    話說回來,和珅雖然官運亨通,但他的才學可真是讓人汗顏啊!有一次,甘肅蘇四十三起義,乾隆皇帝派他和阿桂一起去征剿。結果呢?和珅這家夥自以為天下無敵,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總兵圖欽保都陣亡了。和珅不但不報敗績,還把責任推給別人。你說這是不是無能的表現?

    後來,阿桂來了,和珅這無能的家夥才露出了馬腳。阿桂一出手,將帥們就像得到了神助一般,所向披靡。而和珅呢?他就像個小醜一樣,啥本事都沒有,隻會跟著阿桂屁股後麵混。

    最後,乾隆皇帝也看出了和珅的過失,多次發諭旨訓斥他,還把他降了三級留任。你說這是不是報應?所以說啊,人還是得靠真才實學才行,像和珅這樣靠運氣上位的,終究還是會摔下來。

    和珅這哥們兒,雖然官運亨通,但其實啥本事都沒有,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他既不會治國統軍,也沒什麽功業,就是擅長拍馬屁、迎合皇帝的意思。你說這是不是運氣太好了?

    想當年,和珅在大學士和軍機大臣中,排名一直都是倒數第一、第二,跟那些老資格的大臣簡直沒法比。阿桂那可是相門之子,大帥之材,軍功卓著,連皇帝都要敬他三分。稽璜也是宰相之子,治河有功,威望極高。王傑是乾隆二十六年的狀元,備受皇帝信任。福康安就更不用說了,皇上的親內侄,打仗一把好手。這幫人哪個都比和珅強多了。

    可是呢,從乾隆四十六年以後,特別是五十一年以後,這幫人的地位就全被和珅給超越了。你說這是為啥呢?哎,還不是因為乾隆皇帝瞎了眼,錯愛了和珅。

    有一回啊,乾隆皇帝打算給武官們增加養廉銀和紅白賞恤銀兩,結果就問阿桂有啥意見。阿桂那時候還在河南忙活河工呢,回奏說:“國家經費一下子增加這麽多,以後日子可不好過啊。”乾隆帝聽了就不高興了,心想你這不是廢話嗎?然後他就不聽阿桂的意見,硬是下令增兵,還說什麽國家財大氣粗的,不在乎這點小錢。你說這是不是皇上被和珅給忽悠瘸了?

    所以啊,有時候運氣這東西真是沒處說理去。和珅這哥們兒就是靠運氣一路高歌猛進,最後成了乾隆皇帝的親家翁,滿門顯貴,位極人臣。

    皇帝對他寵愛有加,讓他在朝中大紅大紫。這一點,從一個小事上就能看得出,那就是有個禦史居然敢彈劾和珅的家奴,這可真是吃了豹子膽了。

    話說回來,這個陝西道監察禦史曹錫寶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他居然敢上疏彈劾和珅的家人劉全。他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列舉了劉全的種種罪行,說他衣服、車馬、居室都逾製了,這可是個大罪啊!劉全本來隻是個車夫,管理家務的,現在居然這麽奢華,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主人嗎?

    不過呢,曹錫寶雖然勇敢,但他的這個舉動卻讓人覺得他是不是腦子進水了。他明知道和珅的權勢有多大,還敢去彈劾他的家人,這不是自找苦吃嗎?而且,他的好友侍郎吳省欽居然還出賣了他的消息,告訴了和珅。這吳省欽可真是個牆頭草啊,看著風向不對,立馬就倒向了和珅這一邊。

    不過呢,曹錫寶的這一舉動也讓人看到了和珅的權勢之大。一個小小的家奴都能這麽囂張,還不是仗著主子的勢嗎?這和珅可真是讓人畏懼啊!

    乾隆皇帝這回可真是被和珅給搞得頭大了。曹錫寶這個禦史居然敢彈劾和珅的家奴,這不是在打皇帝的臉嗎?不過呢,皇帝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就下了一道諭旨,對曹錫寶進行了訓斥。

    乾隆帝在諭旨裏先是說,和珅已經回奏過了,他的家奴劉全本來是個世仆,因為家裏人多,房子不夠住,所以就讓他們在興化寺街上住。和珅還說劉全平時表現挺好的,挺老實本分的,也沒聽說過在外麵惹是生非。然後乾隆帝就質問曹錫寶,你憑啥說劉全有問題?你得拿出證據來啊!如果劉全真的有問題,那就嚴懲不貸;如果你啥證據都沒有,那你就是在瞎說,是在博取名聲。

    然後乾隆帝又下了第二道諭旨,這道諭旨簡直就是護短。他說:“曹錫寶啊,你要是覺得劉全仗著和珅的勢招搖撞騙,那你就拿出證據來,一條一條地列出來嚴參。你光說空話有啥用?你是不是想參劾和珅,又不敢明說,所以就拿劉全當借口,拐彎抹角的?你是不是去年因為海昇打死了你老婆,和珅去驗屍的時候讓你不滿意,所以你心懷仇恨,想報複和珅啊?你要是沒有這些小心思,那你這奏疏是從哪兒來的?”

    最後乾隆帝還不解氣,過了兩天又下了一道諭旨,說曹錫寶自相矛盾,讓他帶著王大臣到劉全家去看看。如果劉全家有高樓大廈,那就有罪;如果沒有,那也不能用專條來治他的罪。哎呀,這乾隆帝可真是被和珅給迷得七葷八素了,連這種護短的諭旨都下得出來。看來這和珅的魅力可真是無人能敵啊!

    留京王大臣奉旨查看劉全的住處,結果發現這劉全原來是個交際花,和大臣們打得火熱,收受賄賂無數,還建了座豪宅,氣派得跟王侯一樣。可是呢,和珅早就知道這事兒了,早就密令劉全把房子拆了,改成符合規定的樣式。那些逾製的衣服、車馬什麽的,也都藏得嚴嚴實實的,一點痕跡都沒留下。這劉全真是聰明絕頂啊,知道怎麽保護自己。

    這曹錫寶一看這情況,就知道自己的劾疏算是白寫了。他也沒啥辦法,隻能自認倒黴,承認自己瞎參了一回。吏部一看這情況,就給曹錫寶定了個“參奏不實”的罪名,要降他二級調用。乾隆帝一想,這曹錫寶雖然參得不對,但好歹也是個言官,就免了他的降級處分,改成革職留任。

    乾隆帝這麽一搞,大家都知道和珅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了。他這麽袒護和珅,還自吹自擂說“我朝綱紀肅清,大臣中亦無攬權藉勢竊弄威福之人”,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和珅這麽囂張跋扈,皇帝您老人家不是都知道嗎?這樣一來,誰還敢彈劾和珅啊?這乾隆末年的政局,可就被和珅給攪得一團糟了。

    話說這和珅,那可是憑借著皇上的寵信和庇護,一路橫行霸道,攬權索賄,攪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他可是大學士、軍機大臣,手握大權,兼管吏部、刑部、戶部、理藩院、戶部三庫、太醫院、禦藥房等衙門,又兼翰林院掌院學士,這可真是位高權重啊。皇上又對他言聽計從,百般庇護,簡直就是他的堅強後盾。於是乎,和珅基本上掌握了用人、理財、施刑、“撫夷”等方麵的大權,那真是無人能敵啊。

    這和珅聚斂財富的方式啊,可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他任用官員全靠索取賄銀,誰不給錢他就打壓誰。那個兵部侍郎玉保啊,本來乾隆帝想提拔他為山西巡撫,可和珅收了別人的賄賂,就把玉保給擠掉了。結果玉保氣得生了病,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你說這和珅是不是太狠心了?

    然後呢,朝廷裏的大小官員們啊,不向和珅送錢、不是他的親友,那就別想升官。即使僥幸升了官,也別想待得安穩,搞不好和珅就會暗中使壞,讓你革職、罷官、甚至遣戍、處死。這可真是“和相專權,補者皆以貲進”,“政以賄成”啊。

    這樣一來呢,整個朝廷都亂了套了。那些當官的們啊,一個個貪得無厭,搞得民不聊生。那些昏庸無能的官員們啊,就靠著跟和珅的關係往上爬。比如那個蘇淩阿,跟和珅的弟弟和琳是親戚,一下子就從吏部員外郎升到了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大學士,簡直就是火箭般的升遷速度啊。還有那個江西巡撫陳淮啊,人人都說他是個大貪官,搞得民怨沸騰。還有那個戶部銀庫郎中啊,本來是個肥差,但想當這個官的人啊,得先給和珅送錢才行。所以啊,這些官員們都貪得無厭,橫行霸道,搞得老百姓們苦不堪言。

    這和珅的攬權納賄、任用墨吏,“政以賄成”,可真是把朝廷搞得一團糟啊。就拿皇上最關心的河工來說吧,本來是件大事兒,結果呢?自從和珅掌權後,河防就越來越疏忽了。那些河督啊什麽的,都是和珅一手提拔的,他們哪會真的為朝廷賣力呢?他們隻想著怎麽貪汙國庫的錢呢。於是乎,河工就越來越糟糕了。你看那庚午、辛未年間的高家堰、李家樓決口事件,那可真是鬧得天翻地覆啊。

    所以啊,這和珅的攬權納賄、任用墨吏,“政以賄成”,可真是把乾隆帝苦心經營的“盛世”給毀了呀!

    乾隆皇帝,這位在位六十年、創下康乾盛世的帝王,早在二十五歲那年繼位時,就曾默默祈禱,希望自己能在位六十年,然後傳位給自己的嗣子。他想都不敢想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執政的六十一年的記錄。哈哈,這乾隆皇帝可真是個老實人,連想都不敢多想呢!

    話說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已經秘密地決定讓皇十五子顒琰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然後,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他正式向所有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布這個決定,表示明年就是嘉慶元年,真是時光荏苒啊!

    到了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傳位歸政大禮。他親手把皇帝之寶交給了皇太子,讓他正式即位為皇帝。而自己呢,則成為了太上皇帝。雖然退居二線,但他可沒閑著,“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都還得他老人家操心。這可真是“退而不休”啊!

    嘉慶四年正月初二日,乾隆皇帝因為籌辦征剿白蓮教起義的軍務而心力交瘁。他雖然身體疲憊,但仍然堅持處理政事,毫無倦怠之意。那天早晨,他還滿懷期待地寫了一首《望捷詩》,期待能早日獲得勝利的消息。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乾隆皇帝的病情突然惡化。第二天的正月初三日辰時,他安詳地離開了人世,享年八十八歲。這位偉大帝王的離世,讓人們深感悲痛和惋惜。他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

    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的遺詔下達。這份遺詔不僅是對嘉慶皇帝的囑托,更是對整個大清王朝的期望和囑托。從此刻起,大清王朝的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嘉慶皇帝也肩負起了更加沉重的責任和使命。

    乾隆皇帝,那位威風凜凜、統治大清長達六十年之久的帝王,終於在嘉慶四年迎來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可是,他的兒子嘉慶皇帝可沒忘記他老爹的豐功偉績,特意在正月初三日下了一道諭旨,給他敬上了這麽一段高帽子:

    “哎呀,我老爸啊,那可真是個全能選手!他老人家日理萬機,勤勤懇懇,把咱們大清帝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他愛民如子,勤政為民,無論是錢糧、漕糧還是積欠,都給我們免了又免。一遇到天災人禍,他就拿出自己的小金庫,給我們賑災救濟。為了保護老百姓,他從不吝惜經費,發出去的帑金多得我都數不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