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笑傳

第1章 努爾哈赤開疆土 一統滿洲展宏圖(1/5)

    樊不多環遊中國,來到了盛安古鎮。這個古鎮仿佛是藏在塵世間的仙境,靜靜地坐落在河邊,與世無爭。古鎮景色美得讓人心醉,寧靜而悠遠,仿佛時光在這裏停滯了。

    河麵上波光粼粼,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兩岸茶館林立,熱鬧非凡,人們在這裏品茗談天,無拘無束,暢所欲言。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讓樊不多心生向往。

    樊不多走進茶館,一股清香的茶味撲鼻而來。茶館裏的人們談笑風生、各抒己見,一派和諧景象。樊不多找了個位置坐下,一邊品茗,一邊聆聽幾位老者講故事。他們正在講述努爾哈赤的故事,聲情並茂,仿佛把人帶入了那個曆史時期。聽著他們的故事,樊不多仿佛看到了那壯麗的曆史畫卷。

    看到樊不多手裏的相機,老者們主動提出:“我們講的這些,你都可以錄下來,發到網上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曆史。”樊不多點頭笑了笑:“好的”,然後用三腳架架好相機,按下了錄製鍵……

    1559年2月21日,明嘉靖三十八年正月二十八日,清太祖努爾哈赤降生在一個小部落酋長家裏,就是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鄉老城村那個赫圖阿拉。說起這些帝王出生時的異象,那可真是有意思。比如漢高祖劉邦,他媽媽跟蛟龍神搞在一起生的他;唐太宗李世民呢,一出生天上就掉下來兩條金龍;宋太祖趙匡胤更厲害,他出生時紅光滿屋,還飄著奇香;還有明太祖朱元璋,他媽媽吃了一個神仙送的仙丹,然後房子裏就冒紅光,鄰居們還以為是著火了呢,都忙著去救火。

    不過呢,有兩位皇帝挺特別的,他們出生時沒有那種驚天動地的異象,但他們在娘肚子裏待的時間都比普通人長。秦始皇嬴政是趙姬懷了12個月才生下來的。而努爾哈赤呢,那可是足足在娘肚子裏待了13個月!

    你知道他為什麽叫努爾哈赤嗎?因為他媽媽喜塔拉氏在懷孕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人告訴她:“紅痦長腳心,必定坐龍廷。”結果生下努爾哈赤後,一看他那腳心,嘿,長了七個紅痦子!他爸塔克世高興得不得了,覺得這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後來呢,聽說古書上說“腳踏北鬥”,也是指腳心長紅痦子的人。於是乎,就更加看重努爾哈赤了。並且為了努爾哈赤更容易養活,給他取了努爾哈赤這個諢名,努爾哈赤滿語的意思是野豬皮。

    這個故事可真是夠神奇的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還有更神奇的事情呢!話說那天,長白山天池邊來了三位仙女,老大叫恩古倫,老二叫正古倫,老三叫佛庫倫。她們跑到天池裏洗澡玩水,結果玩得太嗨了,太陽都下山了,她們還沒來得及穿衣服回天上呢!

    就在這時,一隻神鵲飛過,把銜著的朱果放在了佛庫倫的衣服上。佛庫倫看見這朱果,心裏那個喜歡啊,就把它含在嘴裏。誰知道那果子一溜煙兒地掉進了她的肚子裏,她立馬就懷孕了!這可真是出乎意料啊!

    沒過多久,佛庫倫生了一個男寶寶,一出生就能說話,而且體態不一般。佛庫倫給他取名叫布庫裏雍順,還說他天生就是來平定亂世的,所以呢,他就成了清始祖,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祖先。

    其實呢,我們都知道正常人懷孕最多也就42周,也就是294天。但是努爾哈赤這小子的媽咪懷了他整整390天!這已經超過100天了!再加上他龍顏鳳目、腳踏北鬥、祖先還是吃了神鵲朱果的仙女呢!你說他不當皇帝誰當皇帝?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的“神跡”和“異象”啊!不過話說回來,這些皇帝們也是挺拚的,為了增加皇權的力量,他們可是什麽招數都使得出來!

    努爾哈赤可是個傳奇人物啊!想當年,他隻有13副鎧甲,幾十號人馬,跟電影裏的黑社會打架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空手套白狼。可這哥們就是牛,啥都沒有,就憑著自己的武力和智慧,愣是在短短的十年裏把女真本部統一了,又用了20年建立了後金政權。

    努爾哈赤啊,十歲那年,他媽去世了,他爸又娶了一個尖酸刻薄的繼母。為了躲避繼母的責罵,努爾哈赤可是努力打工,用勤勞換取自由。從那時起,他就養成了討好型的人格。

    這努爾哈赤啊,他可是個從貧窮到自卑的典型例子。你想啊,他那麽窮,是怎麽有勇氣起兵造反的呢?這就要提到一起讓人不得不反的事件了。當時女真部落內戰不斷,有的部落越來越強大,甚至敢跟明朝叫板。其中有個叫王杲的,勢力最強大。

    1574年,王杲以明朝關閉貢事為由起兵反抗明朝,結果被明朝將領李成梁打得落花流水。王杲死後,他兒子阿台要報父仇,李成梁決定從根源上消除王杲的勢力,派兵包圍了阿台的駐地。

    努爾哈赤家族跟阿台有親戚關係。他爺爺和他爸為了救阿台的妻子,前去勸降。李成梁派了一個叫尼堪外蘭的人去勸降,這哥們可是女真傀儡,支持李成梁的。尼堪外蘭到了城下,騙城中人說他帶明朝神兵來了,你們打不過的,不如殺了阿台,我保證全城平安。城主之位將由殺阿台的人來當。結果城裏有人信了這謊言,殺了阿台。

    李成梁攻下城後,把城裏男女老少都殺了。努爾哈赤他爺爺和他爸也遇害了。努爾哈赤聽說這事後悲痛欲絕啊,去找明朝邊境官員要公道。官員們意識到自己錯了,派了個人解釋說是誤殺,並向努爾哈赤道歉。隨後,努爾哈赤被封為建州指揮使。

    但努爾哈赤這家夥還不滿足,他想把那個罪魁禍首尼堪外蘭揪出來。官員們當然不答應,他就生氣了。這時的努爾哈赤才25歲,血氣方剛啊!回家就殺牛祭天,宣布要舉兵報仇!他那時人馬才幾十個,實力根本不能跟明朝對抗,但還是把那些想反抗尼堪外蘭的人集結起來,組成了一支像電影裏黑社會打架一樣的隊伍,攻向了尼堪外蘭的駐地圖倫城。

    搞笑的是啊,努爾哈赤還跟諾米納部落的首領約定一起攻城,結果諾米納不敢來。努爾哈赤就先動手了,還把諾米納所有盔甲和武器都奪了過來。諾米納以為自己可以坐山觀虎鬥占便宜了,結果呢?努爾哈赤拿到武器後就把諾米納給殺了!最後他輕輕鬆鬆攻下了圖倫城!

    這就是咱們故事的主人公努爾哈赤!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一位傳奇的英雄人物!這人生啊,就像一部大戲!充滿了戲劇性和傳奇色彩!讓我們這些後人看得津津有味!

    幾位老者越講越起勁,樊不多也越聽越入神。他們又收講起了李成梁、李如鬆父子。如果這父子倆還在的話,就沒有後麵努爾哈赤什麽事兒了。

    明朝這二百年的春秋,真是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啊!說到這,得提一下張居正,這哥們兒可了不得,把內政搞得蒸蒸日上,還把跟蒙古部落的邊界問題給擺平了。當然了,這裏麵的大功臣還有戚繼光和李成梁。

    這李成梁啊,他可是明朝最牛的騎兵將領,沒有之一!他不修長城,也不玩火器,就是擅長騎馬砍人,追得蒙古人聞風喪膽,見到他就跟見到鬼一樣。他手下一支精銳騎兵,就是後來被譽為“天下第一強軍”的關寧鐵騎的前身,這實力可不容小覷啊!

    這李成梁啊,他可是個大忙人,鎮守遼東呢,又是要跟蒙古人打架,又是要跟日本人搞搞外交,可他這麽能幹,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他的愛好就是搞關係,跟這個打好交道,跟那個喝喝茶,家裏一屋子禮品,都是別人送來的。可別小看這些禮品啊,關鍵時候可是能派上大用場的。

    再說他的兒子李如鬆吧,這小子更是不得了。他可是李成梁的好幫手啊,年紀輕輕就幹到從二品大員的位置。你想想看啊,當年戚繼光當官的時候,也就是襲職四品官而已。這李如鬆可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啊!他官大脾氣也大,朝堂上指著大臣們罵來罵去,可人家萬曆帝就偏偏看中了他,認為他是國之柱石,這後台硬得不得了!

    別看這父子倆在官場上得意洋洋的,其實他們的成功秘訣就是兩個字——關係!他們都是會搞關係的好手,不管是戚繼光還是李成梁,都跟張居正、申時行這些大官兒關係好得不得了。所以他們的軍備充足、薪餉豐裕,士兵們自然也是勇往直前、衝鋒陷陣了。

    不過啊,人無完人嘛,這李成梁雖然打仗是把好手,可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他曾經因為誤會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外祖父、父親和舅舅等人,這可是結下了血海深仇啊!不過李成梁可能也覺得有點內疚吧,所以對努爾哈赤一直禮遇有加。可他沒想到啊,努爾哈赤這小子竟然在背後給他捅刀子,還企圖占領遼東地區呢!

    後來啊,張居正一去世就被清算、申時行也辭去首輔了。萬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就被彈劾罷官了。這回可真是牆倒眾人推啊,十年間遼東地區竟然換了八任主帥!

    不過呢,這李成梁也是厲害啊,能在退休之後還能東山再起!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他又回遼東當總兵了;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他又被彈劾了;到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這老頭子終於沒能熬住,去世了。他這一輩子啊,風光過、苦頭也吃過不少。不過總得來說呢,他還是個值得尊敬的將領。

    他兒子李如鬆更是個傳奇人物!在寧夏之亂(1592年)中他就讓所有人閉嘴了;後來在平壤戰役和漢城戰役中更是把倭寇趕出了朝鮮國境;現在朝鮮還有紀念他的祠堂呢。這李如鬆啊,他在戰場上可是個無所畏懼的猛將!可萬曆二十六年(1598),在遼東總兵這個重要崗位上,他竟然帶著一支孤軍去追擊蒙古軍,結果中了人家的埋伏。不過他可沒慫,拚死力戰到最後,英勇犧牲了。那年他才五十歲,可把萬曆帝給傷心壞了,追封他為少保,諡號忠烈。這麽說吧,一代名將最後馬革裹屍也算死得其所了!可惜啊可惜!

    茶館裏其中一位老者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李成梁和努爾哈赤還有這麽一個傳說故事。

    話說這16歲的小夥子努爾哈赤,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下當差。他可不止是個小跟班,這小夥子聰明伶俐,深受李總兵的喜愛,成了他身邊的一名親兵。

    有一天,李總兵接到聖旨,說天上紫微星下凡,位置就在東北方向。這紫微星可不是鬧著玩的,據說他將來會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聖上命令李成梁多加留意,一旦發現有真龍天子異相的人,就立馬抓捕上報。

    這天晚上,努爾哈赤給李總兵端來洗腳水,幫他洗腳。李總兵隨口說道:“我能夠當上總兵,是因為腳下有七顆黑痣。”努爾哈赤聞言,聯想到自己腳下也有類似情形,隨口說道:“我腳下有七顆紅痣。”

    李總兵一聽,心中大驚,但他不露聲色。心裏琢磨著:這真龍天子不就是努爾哈赤這小子嘛!

    回到臥室,李總兵興奮地向他的愛妾梨花夫人說起這件事,並安排手下準備囚車,明天一早就把努爾哈赤押送京師。

    梨花夫人跟努爾哈赤年紀相仿,她很同情努爾哈赤的無妄之災。於是,深夜的時候,她趁李成梁睡熟,偷偷起床來到努爾哈赤住處,告訴他實情。

    努爾哈赤一聽,驚得魂飛魄散。他拜別梨花夫人,偷偷騎上一匹大青馬,帶著愛犬大黃狗趕緊出逃。第二天早上,李總兵發現愛妾梨花夫人頭掛白綾吊死在院子的柳樹之下,努爾哈赤也不知所蹤。他立馬猜到了事情原委,於是勃然大怒,將梨花夫人全身衣服脫光,重打四十大板,然後派人去追趕努爾哈赤。

    每年清明節,滿族人都有門前、墳地插“佛托”的風俗,“佛托”為滿語音譯,是“柳樹”的意思。祭掃時必須先滅燈,因為梨花夫人死後赤身裸體,要為她避羞。滿族人的“崇柳”風俗,源於努爾哈赤對梨花夫人的崇敬和懷念。

    話說努爾哈赤騎著大青馬逃了一個晚上,已經人困馬乏,必須休息一下。沒想到,他剛要下馬,就發現有追兵趕來。隻好繼續拍馬奔逃。說也奇怪,剛才還疲憊不堪的大青馬,居然又像風一樣飛奔起來。

    就這樣,努爾哈赤暫時甩掉了追兵,但大青馬卻不幸活活累死。撫摸著躺在地上的大青馬,努爾哈赤流著淚說:“將來得勢,一定不會忘記你。”

    後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繼位後,把國號後金改為大清,據說就是為了紀念這匹馬。

    大青馬死了,努爾哈赤隻能徒步逃生。眼看追兵又要追上來了,他急中生智,鑽進一片草甸子。追兵放火燒草甸子。睡夢中的努爾哈赤完全不知自己身處火海之中。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渾身濕漉漉的周圍的草都已被燒光了。大黃狗也死在了他身旁。他明白了是大黃狗去河邊弄濕身子,再回到自己身邊,將衣服和周圍的草弄濕,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為了報答大黃狗的救命之恩,得勢後努爾哈赤下令,永遠不許殺狗吃狗肉,不許穿戴狗皮衣帽。

    努爾哈赤掩埋了大黃狗,繼續逃命,結果又聽到追兵趕來的聲音。努爾哈赤心想這下完了四周空曠一片無處藏身。

    危機時刻隻見滿天的烏鴉向他撲來。他躺在地上想躲過烏鴉。可是那些烏鴉用嘴叼著他的衣服不放。

    追兵趕到發現很多烏鴉匯集在地上呱呱喧叫,凶猛異常,趕都趕不走,便以為烏鴉是在啄食努爾哈赤的屍體,就回去交差了。

    這就是傳說中神鴉救主的故事,後來滿族人不僅把烏鴉看作是報喜鳥,更把它當作保護神,這個故事也成了滿族人一個有趣的民俗笑談,流傳至今。

    在茶館的熙攘中,風聲、流水聲、吆喝聲、擺談聲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熱鬧而生動的畫麵。這些聲音像是生命的樂章,奏響了生活的交響曲。

    人們絡繹不絕,仿佛被老者們的故事吸引而來。他們圍坐在一起,靜靜地聽著。人越來越多,茶館變得擁擠起來,但這種擁擠卻帶來了別樣的溫馨和親近。

    隨著聽眾的增多,老者們反而講得更起勁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你一句我一句地繼續講述著努爾哈赤的故事……

    這個努爾哈赤啊,在明朝萬曆四十四年元月(1616年),就在他們家那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老城村)稱了“大金覆育列國英明汗”,哦喲,不得了,采了蒙古汗製,自立為王了,說是天命元年。這可把女真人在東北地區建立的那個政權給弄出來了,國號都取了金,為了跟金朝區分開來,咱們史書上就稱之為後金啦。

    這剛建國,後金的疆域就東到東海,西到遼東邊牆,南到鴨綠江,北到嫩江,占據了東北大部分地區。哎呀,這速度可夠快的呀。

    這努爾哈赤就對群臣說,你們有功啊,來來來,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你們四個跟我一起當大貝勒,哦喲,咱們並稱“四大貝勒”。又命令額亦都、費英東、何和裏、扈爾漢、安費揚古你們五個當“五大臣”,一起聽國政。

    這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爾哈赤就公開向明朝挑釁了,還發布了“七大恨”誓師告天。哎呀,這可把明朝給惹毛了。結果努爾哈赤就兵分兩路攻明,左翼四旗攻打東州城(今撫順小東鄉)、馬根單堡(今撫順馬郡村),那明東州城守將李弘祖戰死了,馬根單堡守備李大成被俘了。他自己就親率右翼四旗直取撫順城(今撫順),哎呀,明中軍千總王命印、把總王學道、唐鑰順都戰死了,李永芳還投降了呢。結果七天後,後金軍破了鴉鶻關就衝進去了,又去侵犯清河城了,明參將鄒儲賢、援遼遊擊張斾也都戰死了。

    到了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 天命四年(1619年)二月,明軍分四路進攻後金。哎呀,努爾哈赤可不是省油的燈啊,他決定了一個“憑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方針。這後金在薩爾滸(今撫順東渾河南岸)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哎呀,5天之內就把三路明軍給幹掉了,還殲滅明軍5萬人呢,繳獲了一大堆軍用物資。除了李如柏那路因為行動遲緩逃過一劫外,其他各路全都被後金給團滅了。這場薩爾滸大戰以後金大獲全勝結束,明軍可是大敗啊。

    六月,努爾哈赤又攻占了遼東重鎮開原城(今開原老城),明總兵馬林、副將於化龍、參將高貞、遊擊於守誌、守備何懋官等都戰死了。七月,努爾哈赤又攻占了鐵嶺城(今鐵嶺銀州區)明千總王一屏、守備阿布圖投降了。八月,努爾哈赤征葉赫,那葉赫有二城啊

    在明朝萬曆四十八年(1621年),也就是後金天命六年的二月,努爾哈赤決定讓代善、阿敏、蕎古爾泰和皇太極這四位“大貝勒”輪番出場,管理國家事務。哎呀,這努爾哈赤可真是會玩呀!

    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親自帶領大軍攻打沈陽城(現在的沈陽)。他們選在沈陽東7裏的渾河北岸紮營,準備攻城。看來這渾河北岸的地理位置可真是選得好啊!

    當時,沈陽的明軍可是做好了充分的防禦準備,城外挖了一人深的壕溝,壕溝裏插滿了尖樁,上麵鋪滿了秫秸和土。這明軍可真是夠拚的!壕溝裏還有一道壕溝,沿著壕溝搭建了木棚。靠近城牆的地方還有兩道寬5尺、深2尺的大壕溝。此外,他們還修築了欄馬牆,牆上留有炮眼,排列著槍炮,布置了大量的士兵守衛。城上的士兵們也各就各位,嚴陣以待。看到這一幕,努爾哈赤心裏有點慌啊,不敢貿然攻城,於是就先派幾騎去掠奪渾河以南的地方,試圖引誘明軍出城。當他們返回北岸時,明軍出城到了壕溝裏,但雙方還沒有交戰。這可真是奇怪了,難道他們要來一場“壕溝裏的運動會”?

    第二天,努爾哈赤又派數十騎兵隔著壕溝挑戰。副將尤世功派兵追擊,殺了4個後金騎兵。明總兵賀世賢不知道這是計策,隻帶了千名明兵輕進,結果被後金精兵四麵包圍。賀世賢邊戰邊退,退到西門時,身上已經中了四箭。此時後金攻城正急,城中不能立足,部下勸他逃奔遼陽。但他認為大將不能守城,無顏見袁經略,拒絕了這個建議。後金兵圍了上來,他帶傷繼續奮戰,又殺數十後金官兵,身中數十箭後墜馬而死。真是夠英勇的啊!

    與此同時,努爾哈赤督兵在東門加緊攻城。後金兵從東北角挖土填壕,用雲梯、楯車攻城。城上明兵連續發炮,這可真是熱鬧了!發炮過多,炮身熾熱,裝藥即噴,無法使用。後金兵乘機蜂擁過壕,直奔東門。這時明收納的蒙古兵複叛,砍斷橋繩,放下吊橋,後金兵破門入城。副將尤世功率部退至西門,正遇到賀世賢總兵被圍,欲救總兵,兵皆潰散,自己孤身奮戰,最終戰死。城裏的明兵聽說總兵賀世賢、副將尤世功均戰死,紛紛潰散。哎呀,這明軍可真是頂不住了啊!後金隻用不到1天時間就占領了這座由7萬明兵守衛的沈陽城。這速度可真是快得讓人眼花繚亂啊!

    沈陽城內的戰鬥剛剛結束,諜報說從遼陽來的援兵在渾河以南出現了。努爾哈赤一聽,這還了得!立馬決定趁勝集中兵力打援,讓明兵有來無回,全殲之。於是,一場熱鬧的戰鬥開始了。

    第一場戰鬥,那就是渾河之戰啦。當時,明軍的陳第總兵率領著四川步兵,差不多有2萬人,在黃山紮營,一聽到後金兵進攻沈陽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要趕緊渡過渾河去支援。在離沈陽7裏處,他們就紮了兩個營,這支軍隊裝備可精良了,軍士們手裏都拿著五竹柄長槍、大刀利劍,身上穿著鎧甲,鎧甲外麵再披上棉帽、棉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