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就靈 刮痧拔罐祛百病

正文 第13章 刮痧、拔罐緩解中老年身體不適(3/3)

    刮痧療法

    取穴:大椎、膏肓、神堂、心俞、厥陰俞、內關、郤門。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施術者找準穴位後,進行常規消毒,然後在所選穴位上均勻地塗抹刮痧油或潤膚乳。操作時,施術者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患者。

    1.先用刮板棱角刮拭背部大椎、膏肓、神堂、心俞及厥陰俞,以出痧為度。還可用刮板棱角點按心俞和厥陰俞。

    2.再刮內關、郤門,刮20~30次,至此穴處皮膚發熱為宜。切記刮時用力要輕柔。

    拔罐療法

    取穴:心俞、厥陰俞、靈台、至陽、巨闕、內關、郤門、少海。

    操作方法:消毒後先用毫針針刺,采用撚轉補法或平補平瀉的手法,取得針感後,立即用閃火罐法將準備好的火罐拔於此,留罐10~15分鍾,待皮膚出現紅色瘀血為度。每周治療2次,8次為1個療程。兩組穴位交替使用。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搏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衝動傳導等的異常,患者自覺心悸、心慌,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疾病。常見的心律失常有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

    刮痧療法

    取穴:大椎至至陽、心俞至膽俞、內關、神門、膻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施術者找準穴位後,進行常規消毒,然後在所選穴位上均勻地塗抹刮痧油或潤膚乳。操作時,施術者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患者。先用刮板棱角刮拭大椎至至陽、心俞至膽俞,以出痧為度,還可用刮板棱角點按心俞、至陽。再用刮板棱角刮拭內關、神門,刮10~20次,至此穴處皮膚發熱為宜。最後用刮板棱角刮拭膻中,由上到下刮15~25次,至此穴處皮膚發熱或出痧為度。切記用力要輕柔,不可刮破皮膚。

    拔罐療法

    取穴:心俞、膽俞、膻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施術者找準穴位,並進行常規消毒,一手持夾著酒精棉的鑷子,一手持罐,將酒精棉球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片刻,迅速將棉球抽出,即可將罐拔於穴位上。

    根據所拔罐的負壓大小及患者的皮膚情況留罐5~10分鍾。每日1次。

    中風後遺症

    中風即腦血管意外,本病起病急,病死率和病殘率高,為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中風可分為腦溢血和腦梗死兩種。中風後遺症的主要症狀有言語障礙、吞咽障礙、認知障礙、日常活動能力障礙以及大小便障礙。

    刮痧療法

    取穴:百會至風府、大椎至至陽、肩、曲池至手三裏、外關、合穀、環跳、陽陵泉、足三裏、絕骨、解溪。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找準穴位後,進行常規消毒,然後在所選穴位上均勻地塗抹刮痧油或潤膚乳。操作時,施術者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著患者。用刮板棱角刮拭,先刮百會至風府,大椎至至陽,再刮肩、曲池至手三裏、外關、合穀,最後刮環跳、陽陵泉、足三裏、絕骨、解溪。

    拔罐療法

    取穴:患側上肢:肩、肩、肩貞、臂臑,患側下肢:環跳、居、承扶、風市、委中、承山、足三裏。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適的體位,常規消毒後,施術者一手持夾著酒精棉球的鑷子,一手持罐,將酒精棉球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片刻,迅速將棉球抽出,即可將罐拔於穴位上。根據所拔罐的負壓大小及患者的皮膚情況留罐10~15分鍾。

    每日或隔日1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