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九型體質養生

正文 第8章 陽虛體質(2)(2/3)

    選對藥材補好陽氣

    中醫上認為,陽虛體質需要壯陽,但是壯陽並不一定等於補腎。這是因為,腎虛也需要具體區分,腎虛有陰虛和陽虛之分,補腎陽也就是普通人所理解的“壯陽”,隻能對腎陽虛的患者起作用。

    所以,很多腎虛患者經常在不清楚自己的體質,不知道自己是陽虛還是陰虛時就亂補一氣,結果反而是“雪上加霜”或“火上添油”,不但達不到壯陽的目的,往往還更傷身。

    陽虛體質者要明白,陽虛並不局限於腎,所以不要以為補陽就是補腎,因為五髒六腑都可能出現陽虛或合並陽虛的症狀,如脾陽虛等。對人體來說,人的五髒六腑都有陰氣和陽氣的溫潤和維護,當這兩種“氣”相對處於平衡狀態時,人才比較健康。

    人隨著年紀增長,大約到了40歲左右,體內的陽氣會逐漸耗損,而且一日不如一日。所以,補陽不僅僅是陽虛體質者的專利,40歲以上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應當注意補陽,保證身體健康。

    陽虛體質的人該如何進補?在藥物的選擇上應當注意哪些事項?醫學上認為適合補陽的藥材有:鹿茸、蛤蚧、冬蟲夏草、枸杞、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杜仲、附子、幹薑、核桃等;常見的中成藥則是金匱腎氣丸、附桂八味丸、右歸丸等。當然,陽虛體質者的病情應當具體分析,因為不少患者除了腎陽不足外,還兼有其他方麵的症狀,如同時還兼有心陽虛或脾陽虛,一般的專業醫師在接受谘詢時都會考慮這些綜合因素再選藥。

    適合補陽的中藥有很多,除了上述所說的藥材之外,菟絲子、沙苑子、懷牛膝、芡實、覆盆子、仙茅、淫羊藿、丁香、豆蔻、鎖陽、肉桂、紫河車等都是具有生陽作用的藥材。對陽虛體質的女性來說,若能在長期堅持食療的同時,輔之以溫陽散寒的藥膳方,虛寒體質便能得到大大的改善。

    中醫認為,在成方的選擇上,陽虛症狀突出的人可以用理中湯;腎陽虛症狀突出的人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心陽虛則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湯;胃陽虛也稱為脾胃虛寒,這類人可以選用理中丸。而在藥材的選擇上,陽虛體質應當掌握相關細則。

    巴戟天巴戟天也是一味補陽藥材,它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所以除了補益腎陽,強健筋骨以外,巴戟天對濕重導致的四肢關節酸痛也非常有效。

    肉蓯蓉在我國西北地區,肉蓯蓉是最常見的補養藥材,將其和山藥、羊肉一起煮成羹,給陽虛的人服用,療效非常理想。《藥性論》中說它“益髓,壯陽,大補益”,是一味很好的補養藥物。

    鹿茸鹿茸一類的產品,包括鹿茸、鹿角、鹿角膠、鹿角霜,而在這四類產品中,其品質差異也較為明顯:鹿茸最優,鹿角霜最次。所以,對陽虛患者來說,補陽首推鹿茸,其補益氣血,抗疲勞、抗衰老的功效非常好。鹿茸的藥性非常突出,其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含量能促進人體造血功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在使用鹿茸方麵,最常見的就是煲湯,陽虛體質者應當注意,每次煲湯不需要放過多的鹿茸,一般情況下一次用5—10克的鹿茸就足夠了,隨後用小火慢燉3—5小時,其藥性才能完全發揮出來。同時,陽虛體質者若是想增強鹿茸的滋補力量,也可以加入一些枸杞子、大棗、蓮子、當歸、人參等。

    蛤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蛤蚧的藥性不亞於人參,它具有補腎壯陽精血,溫肺止嗽定咳喘的作用。蛤蚧其實是壁虎科的動物,產於我國的南方,入藥部分是去掉內髒的幹燥體,用蛤蚧的時候要將頭、腳以及鱗片去掉,一般情況下,若是用蛤蚧製成藥膳的話最好用辛香調料將其腥味壓一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