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九型體質養生

正文 第1章 認清體質好養生(1)(2/4)

    形神構成論

    “形神構成論”認為,體質是特定軀體素質(包括形態與功能)與相關心理素質的綜合體,中醫也稱為“形神相關”。

    每個個體的軀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之間都是穩定性與變異性的統一。形,就是形體、形態結構,比如人的高矮胖瘦、骨骼肌肉、毛發皮膚、五官九竅,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神,指性格心理、情緒反應等,是可以感受得到而不能觸摸到的。神生於形,形主宰於神,神依附於形,神明則形安。形神相關,就是說形與神在人體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基於這種“形神相關”的生命觀,中醫學認為,人體的體質既包括形體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形體與心理的雙重特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一定的形態結構,可表現出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態結構的反映,並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稟賦遺傳論“稟賦遺傳論”認為,先天稟賦決定體質基調。人在後天的生活中,體質會受到環境、養護等作用的反複修改,可能發生變化,但是本質的、遺傳來的體質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變化不大。

    《黃帝內經·靈樞》認為: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就是說人體是由父母的生殖之精結合而形成胚胎,稟受母親氣血的滋養而不斷發育形成的。由此父母的體質特征也影響著孩子的體質,所以人體從呱呱落地時就開始存在著個體體質和人群體質特征的差異。

    因此可以說,先天稟賦與遺傳是決定與影響體質形成和發展的內在重要因素。父母身體的強弱、胖瘦、膚色,父母的性格、氣質都會對子女有很大的影響,而父母的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遺傳性疾病,也很有可能傳給後代。

    先天稟賦也受胎兒在母體裏發育狀況的影響,所以懷孕時要選擇最佳生育年齡,準媽媽在懷孕前要注意調養自己的體質。這樣才利於胎兒形成良好的體質。

    當然,我們既要重視先天的體質稟性,也要注意後天的養護。即使先天獲得的體質很糟,也不要氣餒,隻要做好後天的養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體質偏頗。

    【體質辨識因人而異】

    強弱寒熱不同

    體質有強弱之分,偏寒偏熱之別。因此,必須結合體質而辨證論治。如麵白體胖,屬陽虛體質者,本是寒濕之體,若感受寒濕之邪,就要用薑附參苓之類的大熱方藥才能把邪去除;若感受濕熱之邪則必纏綿難愈,尚須通陽以化濕,藥性過涼則濕邪愈加閉阻於內而陽氣更加虛乏。反之,如麵色蒼白形瘦,屬陰虛體質者,內火易動,濕從熱化,反傷津液,故其治與陽虛之體必定迥然不同。故陽虛、陰虛之體,雖同感濕熱之邪,治法卻大不相同。總之,陽盛或陰虛之體,慎用溫熱傷陰之劑;陽虛或陰盛之體,慎用寒涼傷陽之藥。

    年齡不同

    人體氣血及髒腑盛衰等生理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機體對致病因素的反應能力,所以年齡長幼與治療關係密切。如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不論用溫熱劑還是苦寒劑,均應中病即止,就是說病情痊愈即停止。因苦寒之品易伐小兒生生之氣,辛熱之屬則易損真陰。又如老年人大多腎氣已衰,中氣虛乏,易受邪致病,而得病之後多見虛證,或虛中夾實。因此治病用藥尤須審慎。正如清代醫家葉天士所論,對老年病的治療應審體質、保真氣、慎劫奪。

    性別不同

    男子為陽剛之體,陰弱而陽旺,髒腑功能較強,代謝旺盛,肺活量大,在血壓、基礎代謝、能量消耗等方麵均高於女性,所以男性容易患陽證、熱證,如高血壓、心髒病、禿發等,病情反應也較女性激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