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學生講世界地理(下)(精)

第1章 大地的脈絡——山川河流2(1/5)

    第1章 大地的脈絡——山川河流2

    尼羅河。

    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嗎?它就是縱貫非洲大陸東北部的尼羅河。

    尼羅河全長6650千米,發源於東非高原上的卡蓋拉河,自南向北,流經布隆迪、坦桑尼亞、盧旺達、烏幹達、蘇丹、埃塞俄比亞、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

    尼羅河分為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從源頭到蘇丹的喀土穆這一段,稱為白尼羅河,其餘河段為青尼羅河。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該氣候一年中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5—11月雨季來臨時,由於降水豐富,河流極易泛濫。當洪水退卻後,就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埃及人民正是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在這片土地上繁衍下來,創造出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早在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利用洪水的規律來灌溉種植。他們按尼羅河的漲落和莊稼生長的情況,將一年分為3個季節,即泛濫季節、播種季節和收獲季節。“尼羅河賦予兩岸土地以生命:隻有尼羅河泛濫以後,才能夠有糧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它生存。”這是鐫刻在尼羅河畔岩石上的讚語。

    在埃及,還有一個奇特的節日,就是“尼羅河泛濫節”。每年河水泛濫之際,埃及人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感謝尼羅河賜予他們的恩典。

    知識鏈接:

    東非高原。

    東非高原指的是非洲埃塞俄比亞高原以南,剛果盆地以東,讚比西河以北的高原地區,麵積約10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約1200米,北部是東非湖群高原,南部為馬拉維高地。這裏是非洲湖泊最集中的地區,有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和其他大大小小的湖泊,因而有“湖泊高原”之稱。

    在東非高原上,生活著一個獨特的少數民族,這就是非洲最神秘的遊牧民族——馬塞。他們身材高大,手持木棍,身穿顏色鮮紅的長袍,在人群中顯得格外的醒目。

    恒河。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有一條被視為“聖河”的河流。這條河曆史悠久,有著濃厚的民族和文化色彩,被印度人視為母親河——它就是恒河。

    恒河位於印度北部,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經印度宗教聖地瓦拉納西,又匯合大拉馬普特拉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恒河用豐沛的河水灌溉著兩岸的土地,肥沃的泥土衝積成遼闊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印度人民。

    恒河三角洲麵積寬闊,地勢低平,海拔僅10米。這裏河網密布,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南亞次大陸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重要種植區。在三角洲地區,加爾各答及其衛星城鎮沿胡格利河兩岸延伸約80千米,形成印度人口、商業和工業集中的最重要地區之一。

    恒河平原在曆史上一直是印度的中心地帶,也是從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至16世紀建立的莫臥兒帝國為止一係列文明的搖籃。至今,這裏仍是印度、孟加拉國的精粹所在。

    許多自古流傳的神話使印度人民對恒河生起無限的懷想,有著不可磨滅的情結。直到今天,恒河兩岸的人們仍然保持著古老的習俗,例如印度人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讓聖河洗淨生生世世所有的罪業。

    知識鏈接:

    三角洲。

    三角洲,即河口衝積平原,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挾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積成為河口岸邊新的濕地,繼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從平麵上看,三角洲的形狀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遊,底邊為其外緣。一般來說,三角洲的麵積都比較大,土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麵平坦、土質肥沃,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等。根據形狀,三角洲又可分為尖頭狀三角洲、扇狀三角洲和鳥足狀三角洲。三角洲地區不但是良好的農耕區,而且往往是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

    伏爾加河。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國立美術館,收藏著19世紀後期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伊裏亞·葉菲莫維奇·列賓的油畫代表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畫中所描繪的是伏爾加河畔纖夫拉著船辛苦前進的景象。伏爾加河流速緩慢,是一條典型的平原河流,其衝積形成的三角洲麵積有1.9萬平方千米。它是俄羅斯人的母親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最終流入裏海。

    伏爾加盆地占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五分之二,居民幾乎占俄羅斯全部人口的二分之一。伏爾加河巨大的經濟、文化和曆史的重要性,還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麵積,使其躋身於世界大河之列。

    伏爾加河是俄羅斯內河航運幹道,它通過伏爾加河—波羅的海運河連接波羅的海,通過北德納維河水係和白海—波羅的海接通白海,通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與亞速海和黑海溝通,因而也有“五海之河”的美稱。這些河流的溝通連接,構成了俄羅斯歐洲地區的深水航道網,總長約6600千米。

    伏爾加河貨運量占俄羅斯全國河運總量的半數以上,主要貨流以石油、木材、糧食、機械為大宗,結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通航期7—9個月,重要河港有特維爾、雅羅斯拉夫爾、喀山、薩馬拉和阿斯特拉罕等。

    伏爾加河的開發在對俄羅斯的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生態後果,比如對鱘科和鯡科魚類資源增殖就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另外,工業和城市排水的汙染也導致了伏爾加河主要漁場的惡化,水庫儲水、蒸發和河水分流使伏爾加河的排水量減少,進而造成裏海水平麵的持續下降。

    知識鏈接:

    內流河。

    內流河又稱內陸河,指不能流入海洋、隻能流入內陸湖或在內陸消失的河流。內流河流經的區域一般高溫幹旱,兩岸不但沒有支流匯入,且河水因大量的蒸發、滲漏而消失在內陸。現代人對河流的過度引水、截流會加快內流河的形成。這類河流一般不長,年平均流量較小,部分內流河下遊水流會逐漸消失,有的會注入湖泊,形成內流湖。

    伏爾加河是世界第一大內流河,除此之外,世界上有名的內流河還有中亞最長的河流阿姆河、中亞第二長的河流錫爾河、亞洲和歐洲的界河烏拉爾河、南部非洲著名的河流奧卡萬戈河、中部非洲著名的河流沙裏河以及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裏木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