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學生講世界地理(上)(精)

第4章 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1(1/5)

    第4章 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1

    可再生資源。

    地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有些是可再生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可再生資源指的是那些對環境無害、可以反複使用、不會枯竭的資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水能、潮汐能、海浪能、地熱能、氫能、燃料電池等。

    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人類可利用的最豐富的資源。人們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中所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進行二次利用,還可以利用太陽能的熱量把水加熱,並利用熱水發電。此外,太陽能在海水淡化、為人造衛星提供能源方麵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風能利用是用風力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熱能、機械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主要用於發電、提水、助航、製冷和製熱等。

    除了太陽能和風能,其他的可再生資源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利用到生活的方方麵麵,例如人們會利用河流落差和速度(水能)或海洋的潮汐和波浪(潮汐能和海浪能)來發電。

    可再生資源是大自然慷慨賦予人類的禮物,能極大地使人類擺脫資源的限製,減少人類為爭奪資源而引發的爭鬥,進而為世界帶來和平。

    知識鏈接:

    垃圾分類與回收。

    垃圾其實是一種可以再利用的資源。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掉許多垃圾,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但垃圾填埋的費用非常高昂,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450—600元人民幣。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消費,又大量地製造著垃圾。如果將這些垃圾分類,便可以從中找到有再利用價值的資源,不僅降低了處理的成本,還增加了垃圾的價值。

    全世界各國的垃圾分類方法有一些區別,例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堆肥、資源返還等。

    不可再生資源。

    地球上的資源除了那些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外,還有很多是總量有限、用一點就少一點、不能供我們無限使用的資源,即不可再生資源。從地理學上講,不可再生資源泛指人類開發利用後在現階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資源。

    不可再生資源是地球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的,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速度相比,其形成速度非常緩慢,再生的速度更加緩慢,或幾乎不能再生。譬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它們在地底儲存了幾百萬年,但是當它們作為能源被開采利用以後,就完全消耗掉,不能再生了。

    天然氣、石油、煤礦、鐵礦等這些不可再生資源,雖然目前看來儲量很大,但是我們必須更加合理地使用。近年來,人類開采和消耗礦產類資源十分迅速,一個礦區開采期僅為數十年甚至幾年。

    此外,倘若不注意保護,任意取用,即使是可再生資源,也極有可能變成不可再生資源。例如野生動物,一旦其生存環境被破壞,其物種數量就會減少甚至滅絕,恐龍就是這樣從地球上消失的。所以,不管是不可再生資源還是可再生資源,我們都應該注意保護和合理利用。

    知識鏈接:

    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這些埋藏在地下的燃料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按埋藏能量的數量的順序可分為煤炭類、石油、油頁岩、天然氣和油砂。

    化石燃料促進了工業的大規模發展。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可以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進行發電。舊式的發電機是使用蒸汽來推動渦輪機的,而現在,很多發電站都已采用燃氣渦輪引擎,即利用燃氣直接來推動渦輪機。

    雖然化石燃料的廣泛運用推動了工業化進程,但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問題如今也擺在了人們眼前。特別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汽油的廣泛使用,是引發全球石油危機的一個原因。現在人類正大力發展可再生資源和核能,以便擺脫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

    土地資源。

    大地是人類的母親,我們生存以及生活都依賴土地,因此,土地資源對於人類來說,是最寶貴的物質資源。

    土地資源指的是正在或將要被人類利用的土地,可以供我們種植糧食,種植樹木,放養牛羊,等等。在對土地的利用過程中,我們會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從農業上說,我們需要翻耕、灌溉;從林牧業上說,我們需要防止水土流失;從工商業上說,我們需要在土地上蓋起高樓大廈。

    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曆史時期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人們對土地的開發利用程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在小農經濟的曆史時期,人們對沼澤地束手無策,什麽也做不了;但在已具備治理和開發技術條件的今天,沼澤地就成為一種可利用的農業土地資源。

    按照地形分類,土地資源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每一種地形都可以被我們合理利用。例如,我們可以在高原放牧,這樣就有肉製品和奶製品;在山地發展林業,這樣就有木材;在丘陵種植果樹和茶葉,可豐富我們的生活物資;在平原、盆地宜發展耕作業,從而可以獲取生活中所需的各種物產。

    土地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因此,我們必須分外珍惜每一寸土地,不要肆意破壞它。一旦它遭到破壞,就很難再回到最初的樣子。

    知識鏈接:

    我國的土地資源。

    目前,我國土地資源具有溫度條件優越、地形條件複雜多樣、人均占有量不足、開發利用率不足以及水土流失嚴重五大特點。

    我國土地資源從總體上來說,具有麵積廣闊、利用類型齊全、資源總量豐富的優勢,這為我國因地製宜全麵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土地類型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導致我國人口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