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後3章 幹涉(1/5)

    共和2294年,5月19日,羅馬帝國,“城區”。

    羅馬帝國的首都,新羅馬城,又稱君士坦丁堡,最初建於牛渡海峽西岸的半島上,城市規模在古代首屈一指,數百年間幾乎沒有擴建。但羅馬進入工業時代後,圈在古老厚重的狄奧多西石牆裏的舊城就顯得狹小了,城區迅速超越這道標誌性的城防工程,向外圍擴張開去。

    到了如今,新羅馬城周邊的居住區和工業區已經遍布牛渡海峽兩岸,連綿幾十公裏,不但在邊緣世界中毫無爭議是第一大城市,即便放在華盟裏也是能排得上號的。

    這片巨大的城市區域,在羅馬行政區劃中稱作“城區”,名字簡單卻獨一無二,是整個帝國的政治中心、人口中心、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具備特殊的地位。

    往日間,君士坦丁區的人上人們坐著進口小汽車進入各式高樓大廈和古老宮殿,謀劃著帝國的各項大政和資金流動。外圍居住區的工人們搭乘公交車和城市鐵路去各類工廠中上班,而工業區中濃煙滾滾,天空始終陰霾壓抑,一時不停的汙水使得整個牛渡海峽五彩斑斕。相應的,無數工業品也從工廠中湧出,充實帝國的力量。

    可是現在,整個城區都沉浸下來,街上的汽車停歇了,工廠也不冒煙了——前段時間突厥軍逼近索菲亞之牆後,城區已經不再安全,未雨綢繆,帝國高層便開始謀劃將工業設施向更安全的巴爾幹山區進行轉移。而現在索菲亞之牆岌岌可危,轉移工作更是加緊進行,城區進入了嚴格軍管狀態,工廠近乎全部停工,居民們待在家中,等待不知何時會到來的轉移。

    在城區東部,大量的羅馬軍隊聚集,試圖對來襲的突厥軍隊做最後的抵抗。而在更遙遠的東方,炮聲一時不歇,幾乎連成一片,不知道前線上到底在進行多麽慘烈的炮戰。

    天空之上,雙方龐大的戰鬥機群在激烈地爭奪著製空權,不時有戰損的飛機墜毀下來,半空中炸開一朵降落傘。

    城區南北的海麵上,羅馬海軍的艦隊傾巢而出,用艦炮對陸地上進行轟擊。之前在索菲亞之牆附近,戰艦能岸轟的範圍還比較有限,但到了城區這一帶,地峽寬度縮短,幾乎全部被納入艦炮射程之中。

    羅馬帝國在亞洲部分布置的最後一道防線,繼亞曆山大之牆和索菲亞之牆後的第三道牆,“君士坦丁之牆”,便是基於艦炮火力設計,由海陸軍聯合部署的一道防線。如果突厥軍真的能攻到城區的話,必將遭到這道防線的頑強阻擊。

    但是,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當君士坦丁之牆真的要用上的時候,羅馬軍卻發現事情並不如預想的那般完美。

    天空之上的戰鬥漸漸分出了勝負。突厥機群數量龐大,擁有鐵蜂四這樣的新銳戰鬥機,又獨立成單獨的空軍,指揮順暢,整體壓倒了分屬陸海軍序列的羅馬空中力量。

    而奪取製空權後,突厥空軍便繼續向海上的羅馬艦隊襲擾而去,地上羅馬陸軍的布置也被他們盡收眼底。

    與此同時,索菲亞之牆的炮戰也接近分出勝負。突厥軍的90式列車炮裝備的420mm火炮即使在海軍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巨炮,拿去對付防線之中那些按照抵禦陸軍火炮標準修建的工事有如打酒瓶子,一打一個準。在強大的列車炮撕開缺口後,突厥步兵迅速上前占領陣地,而養精蓄銳多時的突厥第一裝甲師趁機突入後方,擊退羅馬軍的支援,並切斷了索菲亞之牆的補給線。整場戰役如同亞曆山大之牆戰役的複刻,羅馬守軍無能為力,隻能看著突厥軍如潮水般湧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