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後2章 兩個世界(1/5)

    各國的出版社每年都會發行許多不同版本的世界地圖,而在其中的大多數之上,世界都涇渭分明地分割成了兩個部分——平和的華夏九州同盟與混亂的“邊緣地區”。

    前者以地圖中央的中州為核心,領土遍及四海,富庶而平靜;而後者擠在地圖的邊緣地帶中,由於投影法的緣故版圖都扭曲了,內部各國紛爭不斷,戰亂幾乎一時不停歇。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的形成,是有著漫長的曆史的。

    二百年前,東海商社自故土跨越大海,在當時被蒙古控製的山東登陸,此後的幾十年內不斷發展、挑動中原局勢,最終重建華夏,完成一統,又不斷將勢力範圍向全球擴張出去。

    也是從這一曆史時期開始,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文明各國度各民族受地理環境限製,相對獨立,生產以農業為主,隻通過有限的商業相互交流;而在此之後,全世界通過新興的艦船、鐵路和電信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各項技術不斷擴散,各國在生產進步、人口迅速增長的同時,戰爭也越發頻發、越發殘酷。

    因此,現代曆史學家追根溯源,將東海商社嶄露頭角的共和200年定為世界曆史的分野之年,在此之前是古代,而此後便是新世代了。

    這一全新的世代,又可前後大致分為四個時期:

    從200年至269年間,從東海商社的興起到華夏國的建立,整個華夏在國公會的帶領下銳意進取、不斷擴張。在國內,科技不斷發展,鐵路和教育廣泛鋪展開來;在國外,華夏人在天涯洲和彼岸洲兩片新大陸建立了新家園,對亞非歐印等舊世界施加了巨大的影響。這是一個榮耀的黃金時代,國力蒸蒸日上,人心昂揚,令人懷念,因此被華夏曆史學家稱作“大征服時代”。

    而自270年之後,事情開始起了變化。華夏幾乎征服了世界上所有適宜生活的地區,進取的動力大不如前,內部矛盾開始顯現。

    第一代國公已經全部逝去,第二代國公也大多垂垂老矣,他們和他們的親戚子嗣們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集團,牢牢占據了權力中樞和大部分利潤豐厚的產業。然而人心總是不足的,即便已經如此強大,他們仍然渴求更多,在向外擴張受阻的情況下,他們便開始爭權奪利、相互傾軋,給祖宗的榮耀蒙塵。

    與此同時,治下民眾的心態也發生了轉變。諸如企業家、商人等富裕階層原本與國共榮,在繳納稅金的同時也隨著國家的擴張而獲得更大的市場。然而現在市場發展停滯,內部競爭逐漸激烈,同時稅負卻越加越重,引發了他們的不滿。而工人農民的平民階層的狀況更糟,隨著民族主義熱情的退卻,他們開始更關心身邊的生活,認識到頭頂上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才是讓他們喘不過氣的原因,而不是從未謀麵的“敵人”,怨氣越攢越多。

    最終,矛盾無可避免地爆發,整個華夏疆域內亂四起。一開始是國公們公然分成數派,相互攻訐,然後各地出現了民眾的小規模抗議,而國公們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反而當成工具用於攻擊政敵,導致愈演愈烈,最後竟然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國公會試圖調兵鎮壓,但一方麵內部掣肘,另一方麵新思想也傳播到了軍隊中,指揮不暢,最終一係列事件發酵到極點,演化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麵。

    舊體製的權威被嚴重損害,統治秩序幾近崩塌,海外地區紛紛自立,甚至有的地方還爆發了戰亂。原本被壓製的其它文明也得到了喘息之機,迅速從華夏吸引資金和技術發展起來。

    華夏在大征服時代的榮耀蕩然無存,世界上群雄並起,征戰也日益慘烈。因此,這一曆史時期被後世稱作“大動蕩時代”。

    大動蕩時代持續了差不多五十年,混亂由小變大,一度席卷半個地球,甚至爆發了多場內戰,給華夏和世界人民帶去了慘痛的災難。也是因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們受夠了亂象,重新渴望起了安定,英雄應運而生。

    22年,華夏本土廣受關注的政治新星朱元璋當選為新一任尚書省宰相。

    此人平民出身,少年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嶗山學宮,畢業後先是在媒體界工作,又考入尚書省,因動蕩環境下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賞識,平步青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