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1/3)

    1276年,5月18日,邳州。

    南清河枯竭後,南北水運大受影響,但是人挪死樹挪活,商人們不會坐以待斃,必然要尋找其他的渠道——然後還真有現成的。

    濟南、東平一帶的貨物可以先通過之前已經修成的平陰-臨沂鐵路運到臨沂,然後轉水路走沂水、泗水、淮河等運往南方各地。而位於沂泗交點上的邳州就受益於此,氣象越來越興旺。

    如今到了夏季,各行各業都繁忙起來,邳州周近的水路上商船往來不息,其中幾艘冒著煙柱的蒸汽船尤為矚目。這些蒸汽船能夠無視水向風向行駛,極大地提升了運輸效率,其中大部分都拖了好幾艘駁船,犧牲速度以增加運量,但也有兩艘輕裝上陣,蹭蹭蹭沿著航道快速行駛著,顯然是講求時效的客運船。

    兩艘船一艘沿著沂水北上,而另一艘自西邊泗水而來,逐漸駛向了邳州港口。

    “四個小時就到了,真快啊。“

    在這艘西來的“淮運008”上,魏景勝走上了甲板,看向繁榮的港區,又回頭看了看船體中央的大煙囪,感慨道:“蒸汽機船,何等偉力……”

    作為徐國公府的幕僚,收集各方消息是他的本職工作,自然對蒸汽機的存在及相關應用很熟悉。之前的漠北大戰,東海軍能取勝的直接原因是強大的新銳武器,而根本原因則在於海軍用蒸汽船通過水路為他們輸送了充足的補給,這才使得他們能在瀚海郡站住腳跟,不然一切休談了。

    不過熟悉歸熟悉,以前都隻是紙上談兵,今日還是他第一次真正乘上蒸汽船。這艘船體型頗大,長有四十多米,采用了增大容積而非載重量的客船設計,甲板之上還有兩層客艙。雖然重心頗高,但一來船體較大自身就很穩,二來不掛帆沒有帆船常見的因橫風產生的側搖,再加上內河水平無波,行駛仍很平穩。

    行船之時,腳底之下隱隱有蒸汽機的震動傳來,但並不強烈,反而有一種新奇的感覺。

    魏景勝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注意到自己,就悄悄蹲了下來,手按地板,讚歎道:“這就是文明的震動啊!”

    一名船員突然上了甲板,對魏景勝等人喊道:“各位乘客?馬上就要到邳州港了,請下船的乘客帶好行李,不下船的乘客回客艙坐好,謝謝合作!”

    魏景勝臉一紅?連忙站起身來,見旁人沒有對他表示奇怪,才悄悄跟在後麵回了艙中。

    稍後?蒸汽船在沂水航道中靈活地拐了個彎,駛向了港區中的蒸汽船專用港口。

    港口上的力工向船上拋出繩索,與船員配合?將船引向碼頭?與碼頭邊綁著的竹籠緩緩撞到一起。稍後?船上把舷梯放下,一批船員上上下下檢查安全事項?又與碼頭上的工作人員核對信息?許久之後才通知乘客可以下船。

    “請排好隊,不要插隊?按次序下船……”

    客艙裏,一名早就等得不耐煩的員外想衝在前麵?被船員攔了回來?安排到了隊伍的最末尾。他不禁抱怨起來:“這破船?味道衝?規矩又多,真他奶奶的麻煩!”

    魏景勝並不下船——這艘船隻是在邳州中途停靠,最終目的地是臨沂郡,而他要坐到終點——聽見員外的抱怨不禁皺起了眉:“沒規矩怎麽行?你要是喜歡,幹脆去坐那些私船好了,整個大船艙裏烏壓壓擠幾十人,那真不用規矩拘束,恐怕小兒溺到你臉上都沒人管!”

    周圍幾人嗤笑了出來,員外漲紅了臉,欲回嘴,但見他衣著體麵,怕是不好得罪,隻得“哼”了一聲,夾著皮包跟著隊伍往外走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