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為……(1/3)

    1276年,5月1日,河北行省,河間郡,大城縣。

    今年河北風調雨順,大城縣西南的泊舟鄉也如同其他地方一樣,進入了金燦燦的收獲季。

    泊舟鄉正中有一座“侃家堡”,是鄉中大姓侃家的聚居地。侃家祖當年遊俠起家,被河間薛萬戶辟入麾下,屢立戰功,積功升為千戶。此後侃家兒孫接連從軍,皆有功,故家業興盛。到現在,這泊舟鄉土地大半都歸他家所有,其餘百姓多半都成了侃家的佃戶。這樣的“一姓之鄉”,在河北行省可不算少見。

    但現在的侃家堡,卻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今天,一長串車隊自縣城中突然衝著侃家堡過來,然後嘩啦嘩啦跳了幾百人下來,有東海關稅同盟派駐大城縣的“訓政組”,有前者募集的“警察”,還有駐大城縣的兩連東海兵。最後這二百多人最為嚇人,不但都亮出了刺刀,居然還帶了兩門小炮過來——乖乖,這是要幹嘛啊?

    東海人要搞國家正規化建設,但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在他們管轄的國土一下子擴大了十倍不止,即使早年儲備了不少公務員,灑上去也沒幾顆芝麻了。因此管委會隻能往各地派出“行省”,然後行省再往郡派出“行政府”,負責宏觀上的行政事務。而再往下的縣一級,就隻能搞“訓政”了,也就是按東海國的體製設立行政機構和官職,但大體上仍由各縣的“名望人士”充任。行政府不時會派出訓政組去各縣巡視監督、發布指令,訓政期結束後,會根據考核成績對這些“臨時官”淘汰或留用。

    搞得有點亂,但這是因為之前剛吞下來不及消化。不過,到現在都過去了兩年,也該邁入正軌了。

    帶隊的訓政組組長梅堅跳下車來,整了整襯衫,穿上一件薄款的緋色風衣,與配合行動的連長交流了兩句,後者就指令自己的部下南北分開,堵住了侃家堡的兩個主要入口。然後,梅堅就帶著組員和警察們往堡中走去。

    警察由郡政府募集,骨幹是從本土的公安係統裏調來的?相當一部分成員是退伍兵,還有大約1/3是熟悉鄉情的本地人,訓練度和組織度都不亞於一般的外國正規軍,現在這近百人排成隊一走,頓時就引發了堡中的一片雞飛狗跳。

    穿著一身黃色質孫服的侃家家主侃泰連忙招呼起家丁……也不敢叫太多以免激化矛盾,隻點了幾名親信迎出堡外?配笑著說道:“梅組長?您,您怎來了,還這麽大陣仗。可?可是要河間府的回去?自小老兒家路過嗎?”

    梅堅看著他,搖了搖頭:“侃員外,您可真是貴人多忘事啊。上次發來通告?您家認的夏稅額相比田畝數可是差了太遠了?要重新報告?您就這麽拋到腦後去了?”

    訓政組說是訓政,但其實人手不足?也沒多少能訓的?主要任務就是收稅。前年地盤剛占下,百廢待興,稅也沒好好收,隻是讓河北各縣按照元國舊例由舊稅吏象征性地收了一點。去年開始改革,仿照本土自治縣的製度,讓各縣土豪自認稅額,但嗬嗬,莫名其妙的,要繳稅卻又沒選票,誰會多認呢?轉眼又來到了這76年,各土豪仍然自行其是,侃家自然也不例外,結果沒想到,就被這訓政組盯上了。

    侃泰一愣,嘴角一撇,然後又換上了笑臉:“哎吆,那些下人蠢的,也不記得將這事與我提醒,小老兒腦袋不靈光,還真忘了,這就補上,這就補上。”

    梅堅皮笑肉不笑地看著他:“那您說說,補多少啊……”

    侃泰咬著牙道:“去年我家一百多石交了的有,今年五十再加……不,小老兒出血了,翻個倍,三百石的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