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1/3)

    1265年,8月16日,秋分,陰曆八月初四,瀛山島,瀛山縣。

    一艘掛著東海旗和“狄”字股東旗的星火級進入了瀛山堡的港口之鄭

    經過兩年的發展,瀛山縣也已經頗具規模了。當下,整個瀛山島的東海可控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二百人都在瀛山縣周邊。

    若是論人口分布,這一千多人中的大半從事的還是傳統的農牧業,但若從全局來看,島上的產業核心無疑是63年末設立的煉銀廠。這個煉銀廠,也就是瀛山公司旗下的“瀛山有色金屬冶煉廠”,購買了工業部開發的“鋅富集煉銀法”的專利,從一起步就獲得了相當先進的冶煉技術。

    傳統的煉銀法,也就是所謂的“灰吹法”,相比原始的煆燒法是大幅進步的,但在東海饒眼裏,這種方法耗時長、損耗大,仍然不可取。

    工業部研發的鋅富集法,是利用銀在鋅之中的溶解度遠高於在鉛中的溶解度的原理,在含銀鉛液之中加入適量的鋅,使銀富集入鋅鄭之後隨著鉛液冷卻,銀鋅會自然凝聚成顆粒或一整層殼浮於鉛液表麵,簡單撈出來即可。而鋅沸點低,隻要將分離出的銀鋅合金加熱到九百多度,其中的鋅就會氣化,然後就留下純度很高的銀了。這種冶煉法出銀率高,成本相比灰吹法反而更低,是一項重要的改進。工業部能倒騰出這種方法,也與他們多年來一直在挖掘鋅這種金屬的潛力有很大關係。

    有了鋅富集法的加持,瀛山冶煉廠的運作相當成功。在去年這一整年中,他們足足吞噬了五百多噸精銀礦石,生產出了超過三噸的白銀,也就是三十餘萬東海銀元。今年由於工廠流程已經磨合順暢了,礦石進口量又大增,所以產量又上了個台階,到現在八月才過半,總產量就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了。估計隨著月產量的進一步增長,全年總產量會輕鬆超過五十萬元,六十萬也未嚐達不到。

    當然,這隻是生產量,考慮到礦石成本和冶煉成本還有送回本土換成銀幣的兌換率,利潤並沒有這麽多,更何況利潤的大頭還要被上麵抽走。但即便如此,稍微漏下來的一點,也是個大財源,帶動著瀛山島上的產業迅猛發展著。首先,是伐木業,因為要為冶煉廠提供木炭作為燃料,又可以給過往商船提供船材,同時多餘的廉價木料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運回本土或江南。其次,是為冶煉廠、伐木工人提供服務的農業和服務業,再次為前麵這些人提供服務的建築業也開始興起。這麽下去,整個島的越發興旺是可期的了。

    到了現在這個季節,瀛山島又多了一個大主顧,那便是在瀛山縣港口集結準備南下的遠洋艦隊。

    遠洋艦隊已經是第三次南下了。

    1263-1264的第一次遠征完成後,由於回航時已經是夏季,沒幾個月就又是北風起的時候了,所以倉促之下的第二次遠航沒能根據之前帶回來的信息充分調整,隻稍微擴大了一下規模就出發了,隻是後來又派了幾批船隊前往西洋郡,加強朱龍草在那裏的力量。

    而到了今年,經過了一年多的充分準備,這次的遠洋艦隊的規模要遠超前兩次。其中,光是強悍的烈焰級就達到了六艘:兩艘今年剛下水的“月光”“星芒”為旗艦,此外還有之前兩年間生產出的“乘風”“移山”“開石”隨同,功勳卓著的老將“逐日”也會再次出航。除此之外,還有十艘星火級、十六艘順風級編入艦隊作為輔助,即使不計隨船搭載的型閃光級,艦隊的船隻總數也達到了三十二艘之多,甚至比當年進入北清河的特遣艦隊都要強大……這將是一支多麽可怕的海上力量!整個西洋都會為之而顫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