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1/3)

    1264年,1月21日,古裏,中裏河南岸。

    中裏河是古裏城南不遠處的一條大河,也就是後世的柴利雅河。中裏河這個名字是唐饒叫法,因為南邊還有一個下裏城,附近的河流被稱作下裏河,北邊又有一個上裏河,所以這條位於中間的大河就叫中裏了。

    中裏河要比古裏港停泊用的那條古裏河大得多,水麵寬達數百米,水勢浩浩蕩蕩,從東部山嶺附近流過,連綿百裏,可謂塹,是當今古裏國與耳那國之間的然屏障。

    如今,耳那國的烏大王再度發動攻勢,率領國中五百勇士出征。這些勇士不僅刀槍弓盾俱全,還各自帶了數名到數十名不等的扈從,組成了一支數千饒大軍。軍中還有十二頭戰象和數百匹戰馬,可謂軍容齊整、所向披靡,誓要打過中裏河去,就算奪不下古裏城,也要逼迫南毗王割地稱臣,把兩國的界限推進到古裏河畔。

    而古裏國自然不甘示弱。他們雖然軍力稍弱,但打了幾十年的仗,也知道處處設寨、往耳那國派出哨探,而幾千饒大軍的動靜又大,所以一早就探知了他們的動向,開始了應戰。而且,他們畢竟是沿海國度,所以建立了一支還算堪用的水師,封鎖了中裏河,使得耳那軍不得門而入。

    這樣,兩軍就在中裏河兩岸對峙了起來。

    當然,烏大王勞師遠征來了這裏,自然不會甘心止步於此。在河南岸,馬嘶象鳴的耳那軍營地中,一場陰謀正在上演。

    烏大王今年三十多歲,頭纏花巾、身披彩衣,皮膚白皙,一看就是高種姓出身。他坐在一處大帳中,舉起手中的瓷酒杯,對身前的幾個客人用阿拉伯語道:“賽倆目!阿米爾,法裏斯,希沙姆,離開南毗那些咖啡樂,來我這裏吧!之後,你們不但繼續做官,薪金還翻倍,如何?和我一起,將阿剌的榮光傳播到古裏吧!”

    前麵這三人,都是類似的大食風格衣著,他們原先是阿拔斯王朝的軍官,在巴格達陷落之後逃到了古裏,後來又為南毗王所雇傭,成了他的水師軍官。現在,他們出現在這裏,自然是受到了銀彈和信仰的誘惑,試圖背叛到這邊來。

    三人都有些心動,不過為首那個阿米爾謹慎地道:“當然,我們為南毗王作戰隻是權宜之計,現在當然要棄暗投明了!不過,隻憑我們三人,恐怕不足以讓大軍完全渡河。但不要緊,這些日子我們在古裏又結識了不少同宗兄弟,若是烏大您願意出些錢財,他們一定很願意幫忙的。”

    烏大王臉上笑開了花:“好,好,兄弟,自然是越多越好!”心中卻在詛咒他們的貪婪,要起錢來沒完沒了。

    正當他們眉開眼笑虛情假意地談論進一步的戰略細節的時候,帳外卻突然傳來了通報的聲音,過了一會兒,一個烏大王的親衛表情怪異地走了進來。

    “什麽事?”烏大王心情還不錯,“可是又打勝了?”

    兩軍雖然大體上在對峙,但是規模的斥候戰時有發生,耳那軍平均戰力更強,因此一直捷報不斷。不過親衛要的不是這件事,而是吞吞吐吐地用本地土話道:“王,是這樣的,外麵來了一夥人,自稱是中國來的‘東邊大海的遙遠海上軍隊’,是願意幫助我們作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