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20章 西拓:運河(1/4)

    1263年,6月1日,暑8日,臨沂郡。

    當前的臨沂郡隻有臨沂、費縣兩個縣,雖然看上去零,但卻是東海國新得地區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臨沂地處魯南地區的交通要道,幾十年來都是益都李家與南宋對抗的前線基地。與因為反複拉鋸而打成了白地的海州不同,臨沂雖然臨近前線,但並未受到戰火的直接波及,反而吸收了不少海州逃難來的人口,所以開發程度還算不錯。而且戰爭的緊張感培養了本地的好武風氣,所以臨沂是個出精兵的地方,李璮就特別喜歡在簇募兵,手下甚至還有一個純粹的臨沂軍,戰鬥力頗為亮眼。

    這樣的地方,東海軍方自然不會放過。早在去年大戰的時候,安全部就曾經在簇招募過後備兵員,立冬征集義務兵的時候又在這裏新設了一個不滿編的步兵營,等到現在“1%計劃”開始落地,就更準備大幹一場了。

    在安全部雄心勃勃的計劃中,在進一步強化核心部隊戰鬥力的同時,也將廣撒網擴大軍隊規模,甚至在每個縣都招募一個或大或的守備營,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防禦網絡。當然,這隻是計劃,離落到實處還差得遠呢。

    不過在當前的和平時代,這樣規模龐大的二線部隊在全體大會的眼中作用不大吃的卻不少,所以拚命為他們找些事情做。像已經建立起來的臨沂營,這段時間就被派到了分沂入沭工程的工地上,加速工程的進度。

    分沂入沭工程經過全體大會的批準,現在已經正式開工了。這個工程將在北宋舊運河的基礎上,借助沭水的一條支流,將臨沂境內的沂水和沭水兩大水係連接起來,從而大大增強萊蕪-臨沂-連雲這一線的水運能力。

    繼疏通馬壕運河之後,這還是東海商社第一次正式組織開挖真正的運河,為此建設交通部如臨大敵,派了一批得力幹將過來指導工作。統合部也對此做出協調,將臨近地區的相當一部分稅賦交給連雲郡分管會支配(臨沂郡分管會尚未就位,郡內的臨沂、費縣兩縣分別由連雲郡和萊蕪郡代管),以使運河盡快完工。

    曆史上建國後,動員數十萬民工,純靠手工作業,挖掘了數千萬土方,用了三年時間,徹底整頓了沂沭水係。東海人自然沒有這樣的組織能力,但他們所需要進行的工程量也得多,不需要大範圍的築壩防洪通海導洪——現在這地方百裏無人,洪水泛濫就泛濫去唄——隻要挖出十多公裏的一段通航水道來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多寬多深,因為上遊就地取材造出來的簡易船並不會太大,夠用即可。

    這段運河一旦完成,萊蕪的鋼鐵便可從蒙水上遊的新泰縣裝船,入沂水轉沭水,一路水運至連雲入海,到達本土可以暢通無阻了。所以這個項目拿到了一大筆預算,重點開發。不過,這段時間正是農忙季,市麵上人手不足,所以工程沒有一下子就展開,隻是先進行一些前期準備工作。

    現在工地上忙碌著的大部分是臨沂營的士兵,倒也沒有多勞累,隻是跟著建設部的人東奔西走,測繪地理、考察土質,隔段距離挖個坑看下麵有沒有岩層,偶爾挖一段壕溝估算一下工程量,就當練習挖戰壕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