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02章 火器時代(1/3)

    1263年,3月13日,清明23日,集寧路。

    在東海人焦頭爛額建設和梳理內部事務的時候,蒙古朝廷也在積極進取著。

    集寧路因集寧一城而單獨成路,集寧也就是後世內蒙古自治區的烏蘭察布市,位於陰山山脈東南麓,西京(大同)路以北,是進入河東山西行省的門戶。

    去年,忽必烈與南方勢力議和後,掉頭迎戰兄弟阿裏不哥。不過,畢竟阿裏不哥大軍來勢洶洶,而他經過一場大戰傷了元氣,一時半會兒也恢複不過來,所以隻能戰略收縮,從廣袤而無險可守的草原撤回來,依托前金留下來的邊防體係防守,避免與阿裏不哥的蒙古鐵騎正麵交鋒。

    這個策略起到了一定效果,最終成功將戰事拖到了冬季。

    阿裏不哥跨越戈壁襲來,補給不濟,無法在隆冬時節繼續進軍,隻能取了集寧就地休整,待明年再戰。

    從整體戰略態勢來看,他還是占據了更大的優勢。大麵積的版圖染上了他的顏色,而關內的河東山西地區又有不少他的潛在支持者,若是他能破邊而入,必定群起響應。屆時取了河東地,再居高臨下威脅燕京就易如反掌了,忽必烈還能蹦躂多久?

    自然,忽必烈也知道這一點,對大同一帶的防禦格外重視,趁冬季不斷往這邊調兵遣將。到了今年開春,氣轉暖、萬物萌生,雙方就又有了蠢蠢欲動的苗頭。這個月,忽必烈更是派軍出關,主動向集寧進發,試圖收複這處要地。

    這讓阿裏不哥看傻了眼,去年隻敢龜縮在城裏,今年就主動出擊了,這不是來送死嗎?於是幹脆也不去迎戰,就在集寧以逸待勞,準備在城下給哥哥一個迎頭痛擊。

    雙方都擁有大量的騎兵,忽必烈一方盡力試圖掩蓋己方虛實,而阿裏不哥一方則當然要盡可能查探出他的真實兵力,所以雙方的遊騎展開了激烈的搏殺,大軍外圍到處是倒斃的人馬。

    最終,阿裏不哥查探到忽必烈大約派了兩三萬人出關,但具體的兵種配比則不得而知,在偵察戰上雙方算是戰了個平手。

    到了今,雙方終於正式照麵了!

    戰場在集寧城南的白水泊,又稱白水濼、鴛鴦濼,也就是後世的黃旗海,由周邊的數條河流匯聚而成,麵積廣大,是一處典型的“水草豐美”之地。實際上,白水泊的得失比集寧城還重要,因為要是沒了這個水源地和牧馬地,城裏也別想呆下去了。

    這個季節隻是剛開春,草原上依然很冷,水脈也沒完全蘇醒。白水泊的水位不高、麵積不大,周邊倒是可以通行,但是有河和泥濘濕地阻礙,走起來很不方便。所以阿裏不哥將忽必烈軍主動放到了泊北地,自己帶著八千精銳重騎和上萬隨軍輕騎迎戰,都是蒙古好漢沒有步兵隨行,準備借助湖邊的泥濘地,將哥哥的這支大軍陷在這裏完全吃掉。

    “啊哈哈哈,讓我看看……這是什麽?我親愛的哥哥啊,居然帶了大象上陣!”

    阿裏不哥還是騎在他那匹金色寶馬上麵,用一柄繳獲來的珍貴的千裏鏡觀察著忽必烈的軍陣,結果驚訝地發現,陣中居然出現了兩頭巨獸,竟是傳中的大象!

    這大象是當年忽必烈征服大理國後,當作戰利品帶回來的,一直作為寶貝養在開平,沒想到今居然帶上戰場了。軍陣中,環繞在大象周圍的,還有好幾個軍陣可能有上萬步兵,騎兵都散在外圍,數量可能還不到萬,後麵還拖著不少大車。

    阿裏不哥看了一會兒,又繼續嘲諷道:“怪不得他敢帶人過來送死,原來是有這巨獸作為依仗啊!但他是傻了嗎?這麽笨重的大家夥,在草原上有什麽用?這吃的都比上一百匹馬了吧?嘖嘖,真是墮落了,蒙古好漢調不動,隻能依賴沒用的漢人了。今,我就讓他知道祖宗們的山河都是怎麽打下來的!來人,去擾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