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穀(1/3)

    1261年,2月26日,東海市,嶗山學宮。

    經過數年的持續修建,目前嶗山學宮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了。

    高等級的石階和石板路從山腳的山門一直修到山頂的文台,自上而下自先而後開辟出四塊平地,用作不同的用途。其中,最高的第一平台是文係的活動區,第二平台是原來的主校區,第三平台是化學係的活動區,底下的第四平台是生活商業區。

    嶗山學宮運營了多年,雖不顯山不露水,但其實名頭已經傳遍了半個京東路。

    一開始,這裏隻是周邊無所事事的讀書人過來聽聽新鮮學識的地方。後來,這些人往往學了一段時間,就被饑渴的東海商社各部門請去就職。

    這年頭知識分子本來就是少數,願意向東海商社靠攏的知識分子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他們進了商社之後,很快嶄露頭角,被商社重用了起來。

    “某某秀才讀書一年,進了東海商社,現在已經是某獨當一麵的人物了!”

    “某某員外家的公子自幼聰穎,被東海東家看中,收為關門弟子,員外也父憑子貴,當了縣議員了!”

    這類消息漸漸傳播開之後,由於科舉斷絕而失去了上升渠道的本地讀書人很快嗅出了一條出路,把前來嶗山學宮讀書視作了一條終南捷徑,求學人數與日俱增。

    尤其是開設文係之後,不少海商出了大筆讚助費,送家裏子弟前來就讀。學成之後,果然海上茫茫無依處也能標定緯度,從此聲名大噪,甚至連江南也有海商聽聞此事派人前來求學。

    經過這樣的發展,現在學宮掌門王聞之的口味也刁了,正式學生隻收三百六十人,還得考試入門,其餘的學子就隻能旁聽,沒法獲得專門指點了。

    ……

    “這裏,熱鬧得很嘛!”

    張正義一行人走到學宮山門附近,他本以為這邊應該很偏僻冷清,沒想到一路上竟有不少行人,還有不少山民推著自由輪來來往往,儼然一副熱鬧集市的模樣。

    隨行的柳木笑著道:“這不快清明了嗎?來這邊上香的人可不就多了?”

    前不久,管委會緊趕慢趕,一頓扯皮之下,終於搞定鄰06財年的預算案,並且在之前的全體大會上獲得了通過。張正義一時閑了下來,如今商社的運行早已邁上了正軌,大部分事情不用他操心,他也不知道該做什麽好,這才想起最近一直呆在中央市,外麵的情況隻在文件裏見過,便決定出去動彈一下,親眼看看現在商社治下的各地景象。

    今他就來到了這嶗山學宮附近,正好遇上衛生部的柳木來嶗山伐木場這邊日常巡視衛生工作,就一起結伴來學宮看看。

    當前嶗山學宮文名之盛,儼然已經成為嶗山又一大聖地,隱隱能與太清宮分庭抗禮了。來嶗山的香客,也多會來這裏看看,就算沒什麽神可以求,沾沾文氣也是好的。

    所以山門到第四平台這一段,人流量頗大,各類商業和文化產業也被帶動了起來。當初那個覓觀在這裏開了分觀,沾了不少香火,臨近的幾個道觀也不甘示弱,就在覓分觀對麵的山坡上建觀攬客,甚至還有一家佛寺也來湊了熱鬧,竟也有不少人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