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7章 訂購貨船(1/3)

    1257年,十一月初七,明州,北輪造船廠。

    “觀世音保佑!快看,那是什麽船?”

    一艘從未見過的船隻緩緩駛入北輪山附近的修船廠,前半部平直的設計和前伸的首斜桅使它顯得船體修長。高大而潔白的海翼帆四邊畫了紅線,在風中鼓起,看上去充滿了力量。

    沒錯,這就是第一艦隊新的旗艦,星火級“寒露號”,他們在這個北風季又南下明州進行貿易了。

    優秀的設計必然也是美的設計,寒露號一駛進北輪廠區,就吸引了岸上饒目光。這些人終日與帆船打交道,一眼就看出了寒露號的美,紛紛趕過來圍觀了起來。

    船頭上站著的韓鬆很自豪,也有些無奈。這次第一艦隊南下,為了穩妥考慮,隻帶了寒露號一艘星火級,外加起點號、縱橫號和金牛號一共四艘船,另一艘星火級“霜降號”在東海留守。

    由於是第一次出海,寒露號上配了三個船匠(普通船隻配一個),隨時檢查有無故障。到了明州,卸完貨之後又趕緊開進修船廠全麵檢修,以排除隱患。

    這需要讓造船廠的船匠上船,或許會有些泄露技術機密的隱患,但韓鬆並不在意。因為星火級的技術全在外形上,製造工藝沒多大進步,想學看一眼就學去了,根本無法保密,也就不需要保密了。更何況海翼帆這個核心技術依賴於東海特產的材料,他們就算看到了也沒法學。

    實際上,韓鬆甚至想把星火級的圖紙交給北輪造船廠,在他們這裏定做新的星火級,以快速擴充海洋部的艦船數量。但這個想法太過激進,沒獲得全體大會的批準,於是他退而求其次,申請在北輪造船廠訂做一批大容量的貨船,隻是在福船外形的基礎上稍作修改,不涉及技術機密,這一條就很容易地通過了。

    於是韓鬆把修船事務交給大副,自己帶著幾個商業組的同事去找熟悉的船家訂做運輸船了。

    ……

    “什麽,客官,您沒開玩笑吧,這樣的船能開得動?”

    一處船塢旁邊,老板拿著韓鬆給的設計圖,吃驚地問道。

    他沒法不吃驚,其一是因為這份圖紙繪製得栩栩如生,其二是因為上麵畫的船。

    這份設計圖上畫的雖然也是福船,但肚子要大得多,一看就是為了增大載貨量而忽視了船隻設計的定規。而且三根桅杆都是直的,不像傳統船前後兩根桅杆是斜向的。還在艏前多了一根向前伸出的斜桅杆,不知道是幹嘛的。

    “沒錯,就是這樣的船,但是桅杆一定要用好料,你們做出來沒問題吧?”韓鬆很清楚他會是這個反應,肯定地。

    這種福船槳順風級運輸船”,是海洋部的自主設計,也是他們腦洞大開的結果。

    南下的時候,為了充分利用動力,寒露號足足裝了一百一十噸的貨物,把速度壓到與普通福船一樣的水平。這給了海洋部啟發,既然風帆時代的貿易要等上幾個月風期,那麽航路上用三和用十並沒有多大區別。如此來,與其考慮速度與載貨量的平衡,不如最大化商船的載貨量,能在順風中動起來就可以了。

    所以他們就設計了一款“順風級運輸船”,以福船為基礎,比星火級稍長一些,肚子卻大得多,吃水也更深,設計運載量達到了二百噸。這樣的船必然會非常笨拙,走在近海上幾乎就是在大喊著“我是肥羊”,但第一艦隊走的是外海,又有星火級這樣的優秀武裝商船護航,自然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