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二九九章 界畫(2/2)

    是中國繪畫史上有影響的宮廷畫家,專攻山水樓閣界畫。

    這幅作品以唐明皇(玄宗)在驪山避暑遊樂為題材,描繪出樓台殿閣,古樹環繞,散綴於山石巨嶺之間,山下湖水一片。

    整個畫麵構圖繁複,場麵宏大,局部精細入微,最引人注目是建在深山中的宮殿。

    設色極為濃重,鮮豔奇目。圖中山巒起伏,霧靄縹渺。

    宮殿樓閣、丹陛石階、重簷層扉,無不精致華美。

    宮苑內眾人往來其中,周圍草木扶疏,花影闌幹。

    此圖最耀眼之處,是畫麵上呈現出的明亮豔麗的色彩,這也是袁江畫風的特點之一。

    傳統的石青、石綠用於山石古已有之,袁江將其用於建築的繪色則別具一格。

    畫麵上,群山環抱中的“華清宮”的瓦頂用純石青、石綠平塗,與朱紅的柱子相輝映。

    大麵積的山石樹木、開闊的水麵則以水墨淡色渲染,取得了用色調沉厚的多層次渲染以襯托金碧青紅的壯麗建築和青綠璀璨的山水的極好藝術表現力,既統一了畫麵,又突出了主體建築,形成整體富麗堂皇而局部精細嚴謹的畫麵風格。

    驪山是中國名山之一,山上鬆柏長青,壯麗翠秀,因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

    自周秦迄漢唐,這裏一直是皇家園林避暑勝地,周幽王在此建驪宮,秦始皇時改為“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

    唐太宗營建宮殿,取名“湯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名華清宮,因以溫泉為特征,故又稱“華清池”。

    離宮別墅眾多。

    驪山是唐華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森林景觀獨具特色,有千畝側柏林、驪山擰擰柏、八戒顯形樹等,其山勢峻峭斷層地貌別具一格。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驪山均留下烙印,古跡遺址星羅棋布、曆史文化博大精深、離宮別墅皇家風範、地熱溫泉極具魅力。

    “驪山雲樹鬱蒼蒼,曆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塚掩皇王。”

    郭沫若先生的這兩句詩恰到好處地向人們訴了驪山的曆史,這裏已構成了一處殊堪神往的旅遊勝地。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描述了當時華清宮的奢華生活。

    袁江長時間在揚州和江浙一帶活動。

    他擅畫山水樓閣,早年師法仇英,中年對古代作品尤其是宋代的山水畫作過細心的摹繪。

    繪畫技藝大增,其畫傳流功力深厚,尤其繼承青綠山水傳統,所作青綠山水,渾樸有致。

    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技遂大進”。

    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很好地融為一體,既精細入微,又氣勢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畫”的表現能力,被推為清代“界畫”第一。

    稀罕的東西,總是讓人喜歡。

    不過正當張元想要出口詢價的時候,那姑娘卻抬起頭,看向了卡爾洛特和奧爾默,頓時臉色大變。

    “你們難道要逼死人嗎?我都了這店鋪要租出去了,我們不幹了還不行嗎?”

    她非常憤怒地吼了起來。

    這倒是把張元和另外兩位仁兄搞糊塗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