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二九九章 界畫(1/2)

    張元眼中的界畫。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特指用界筆、直尺劃線的技法,主要用以描繪宮室、樓台、屋宇等,多以宮室、樓台、屋宇等建築物為題材,用界筆、直尺劃線的中國畫,又稱“宮室”或“屋木”。

    界畫起源很早,晉代已有。

    到了隋代,有的界畫已經畫得相當好。

    《曆代名畫記》中評展之虔的界畫:“觸物留情,備皆妙絕,尤垂生閣”;評董伯仁的界畫,讚他“樓生人物,曠絕古今”。

    李思訓的《九成宮紈扇圖》、《宮苑圖》也有很高的成就,到晚唐出了尹繼昭,五代有衛賢、趙德義、趙忠義等人,宋初有郭忠恕。

    元代有王振鵬、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

    現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潤墓道西壁的《闕樓圖》是中國最早一幅大型界畫,宋代的著名界畫有《黃鶴樓》《滕王閣圖》等。

    明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畫家十三科”中有“界畫樓台”一科,界畫的創作宗旨就是工整寫實,造型準確。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質結構為主,可惜木質易損,滄海桑田,不少古代典籍中記載的瓊樓玉宇我們今已無緣親見。

    幸好建築是中國界畫的重要題材,人們可以借助於界畫的畫卷來略窺其富麗堂皇的宏偉風采。

    公元6世紀——14世紀,界畫是一座巍峨宏偉的藝術宮殿,但在過去600年裏卻幾乎變成了廢墟。

    與其它類型的中國畫不同,中國傳統界畫的表現對象主要是建築,所以一般需要用界尺引筆以使所畫之線橫平豎直。

    這也是界畫之所以被稱為“界畫”的原因。

    喜好為自己歌功頌德和粉飾下太平的宋徽宗趙佶畫過一幅《瑞鶴圖》:

    在京城汴梁的朗朗青下,彩雲繚繞的宣德門上方翱翔盤旋著0隻姿態各異的白鶴,看起來空中仿佛真地回蕩著悅耳動聽的仙鶴齊鳴的聲音。

    在這幅畫中不僅把白鶴畫得栩栩如生,也運用界畫技巧將莊嚴巍峨的宣德門描繪得細致入微,幾乎可以使人看清殿脊上整齊排列的塊塊灰瓦、飛簷上隻隻瑞獸的造型和簷下木質鬥拱的緊湊結構。

    在一向重視寫生的趙佶眼裏,能夠準確描摹藝術對象的界畫是如此重要,以至在他執政期間,界畫不但是宮廷畫院的考試科目,而且界畫家的地位甚至還高於其他畫家並是可以成為畫院內的最高職位———待詔的6種人之一。

    這已是800多年前的事了。

    今,在中國美術界以外恐怕仍很少有人知道什麽是界畫,例如,即便是在1990年代初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也找不到有關界畫的辭條。

    這也難怪,因為自從18世紀初以來的約00年間,中國畫壇上僅僅出現過位有建樹的界畫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叔侄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畫家黃秋園。

    也就是,在18世紀下半葉、整個19世紀和0世紀初期的將近00年時間裏,界畫藝術領域是一片荒涼的廢墟。

    張元發現的這幅界畫,當然不是宋徽宗所作。

    但也相當不錯了。

    這幅《驪山避暑圖》應該是清代畫家袁江的代表作。

    袁江,字文濤,號岫泉,江都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