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零七三章 寶地葬過便無寶氣(1/2)

    “你看它像不像時候老家的那種老院子?”

    張元笑著問柳若寒道。

    “沒錯,而且看起來好像還不是普通人家的院子,那是有著獨門院、二層樓的富貴之家。”

    柳若寒點頭道:“這真得是紫砂壺嗎?”

    張元笑了笑道:“確切的,它應該算是房型的紫砂壺。”

    樓看上去甚是平整,二樓之上,有觀景台,可以憑欄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背後有煙囪,有高大的晾曬衣服的樹樁。

    煙囪其實是壺嘴,樹樁是壺把,屋頂上麵“隱藏”有壺蓋。

    樓四周,是籬笆紮成的一處院落,有院門,用茅草覆蓋,門是木頭做的,看上去莊重而古樸,彌漫著樸實而厚道的農家氣息。

    院牆的一角開有偏道,向下走是一座磨盤。

    磨盤一大一層疊相壘,還有可以轉起來磨麵的碾子。

    整座院子下麵四角有支撐,其實是壺底,讓紫砂壺可以平平穩穩地放在茶台或者茶幾之上。

    該紫砂壺目測長1.1厘米、寬10.5厘米、高1.4厘米。

    紫砂壺的造型一般較為固定,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紫砂壺形式。

    不過有幾種特殊的樣式,如樹癭壺,即模仿樹癭的模樣,使壺上凸凹不平,千溝萬壑,相傳為供春首做;

    二泉銘壺,即在壺上刻有銘文,為清末製壺名家邵二泉所首創;

    冰心道人壺,壺上陰刻圖案,“冰心道人”是清末民初製壺名家程壽珍的號。

    但這幾種壺大致不脫壺的造型,像圖中這般做成房子形狀的壺還真不常見。

    這種房形紫砂壺大概淵源於漢代的陪葬品。

    在漢代人看來,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前是什麽樣的生活,死後也要繼續。

    於是,在漢墓中便經常能夠看到記錄漢代人生活的畫像磚,以及房子、水井、豬圈、灶台和五禽六畜等陶製品,就像其生前一般。

    像這種陶製房子在漢代墓中十分常見,清代的製壺匠估計便是從這些陶器中找到了靈感,並匠心獨具在紫砂壺上加以運用,使之成為風格獨特的藝術品的。

    “東西不錯,但不知王總有何事相求?”

    張元看向了王總問道。

    這件紫砂壺雖算不上頂尖的古董,但也算是一件精品,他自然很樂意收下。

    不過東西他暫時沒有接,因為誰也不知道這王總究竟想要求他幹什麽。

    萬一是他辦不到的事兒,那這東西再喜歡也是沒用的。

    王總急忙道:“前段時間,我老丈人看中了一處寶地,但這地方別人已經占了,並且有人下葬,我老丈人想要花錢買下來,您覺得這樣可以嗎?”

    張元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如果隻是這個忙,他還真能幫。

    風水師一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很簡單,然而如果你不懂這一行,你還真就賺不了這輕鬆錢。

    他笑了笑道:“我給你個事兒吧。

    古時候,延津地區出了個官員,位至太史,也算是有權勢。

    該官員姓鄭,他出身其實非常低微,他的祖父是某張姓地主家的佃戶而已。

    死後沒地下葬,鄭家就懇求借用地主家的一塊廢棄之地下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