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八七四章 得寶(二)(2/2)

    這些18世紀出產的“法式”中國瓷對當下的藝術領域或許是一種啟發。

    對於外來的優秀藝術形式,藝術家們不應隻進行單純地拷貝,加入本國的藝術元素與其融合,才能創造出經典的作。

    這些法式風味的中國瓷器很有收藏價值,張元也是相當喜歡的。

    東西一共有三件,雖然不多,可是每一件都是精品。

    除了這三件法國風味的中國瓷之外,還有一件東西則純粹就是中國貨了。

    這是一件筆筒,高1.6厘米,直徑9.7厘米。

    筆筒腹部所繪畫麵為清供圖。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製”二行六字楷書青花款。

    “清供”又稱清玩,主要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古人案頭賞玩的文玩雅品,可以為廳堂、書齋增添生活情趣。

    清供入畫就成了清供圖。

    清中後期,清供圖在書畫領域很是盛行。畫家們以清供之品入畫,兼工帶寫,敷衍成詩,使之成為圖文並茂的文人畫。

    這件筆筒作品作於辛卯年,是為光緒十七年,為當時清供畫風下的產物之一。

    清供圖主角是一尊碩大的梅瓶,矗立在畫麵的中央,方口直頸,豐肩收腹,亭亭玉立,在視覺上頗為給力。

    梅瓶上的紋飾也豐富多彩,有弦紋、回文、蓮瓣紋、如意紋等,中間一道粉紅的包袱錦極盡祥和吉利之意。

    瓶內植有一株木本花卉,虯曲蒼老的主幹與充滿活力的新枝相得益彰。

    枝頭花繁葉綠,顯示出老樹的勃勃生機。

    瓶的兩邊有古籍、水仙花、蘭草、水果、青銅器相襯。

    作品題款“瓶伴琴書古,花開德澤新”點明了畫麵之意蘊。

    末尾署贈送款“雪六老哥大人雅正,紹旭弟鼎持贈”。

    由於是為他人定製的贈送品,作者未署名,隻留了創作地點“寫於昌江掄珠山房之西軒”和一款印文。

    張元根據“掄珠山館”款識推斷,作品或為清末民初時期淺絳彩名家汪藩所作。

    當然,也隻是可能而已,並沒有太過確鑿的證據。

    汪藩,字介眉、解眉,號梅莊居士、半隱山人;安省黟縣人,是清同治至民國時期的一位畫技精湛的淺絳彩名家,曾為景德鎮禦窯廠畫師。

    據考證,清同光時期的禦窯廠有七十二軒室(堂館)供禦窯廠畫師作畫,“掄珠山館”便是其中之一。

    而在張元所見署名汪藩的作品中,與“掄珠山館”有關的地點就有“掄珠山館之西窗、掄珠山館之碧雲軒、掄珠山館之硯香軒”等。

    明掄珠山館有多個供畫師作畫的軒(室)。

    以汪藩當時在禦窯廠的畫師地位推測,偌大一個“掄珠山館”不會是他的專用畫館,因而在掄珠山館作畫的也就不止汪藩一人。

    再看印文,在汪藩的作品中,印文有介眉、介、眉、掄珠山館、畫、之印、印等,且以“介眉”兩字或其中一字做印文為多。

    此方印文不常見,讀音也難以確定,故有人認為是一個符號印文。

    有行家曾考證過,一些淺絳彩畫家常將“仿古”兩字結合成一個字作為印文。

    這種表現形式是漢字的合文寫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