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蘆瓶(2/2)

    蟈蟈葫蘆的口和蓋也極為講究,一般為紫檀、紅木、象牙或玳瑁所製。

    葫蘆畜養鳴蟲的發起人是晚明人巢端明。

    此人為江浙人,自幼飽讀詩書,曾於崇禎九年中舉。

    明朝滅亡後,對社會失去信心,就歸隱回家種葫蘆養蟲玩。

    清代的蟈蟈葫蘆,最講究的就是雕刻精美的“蒙芯”,“蒙芯”的材料不光有象牙的,還有紅木、玳瑁等。

    從清代開始,“葫蘆文化”就已經影響深遠。

    葫蘆器在古玩的分類中,它跟木器竹刻、牙角雕刻和料器漆器等一起被劃分為雜項。

    古玩雜項的品類之多,內容之繁,涉及麵之廣,是其他諸如瓷器、玉器和書畫、銅器等這些大類收藏所不能比擬的。

    可以這樣,雜項古玩是最能廣泛代表和體現古代上至皇家貴族、下至草根百姓的生活風貌的文化藝術品。

    這裏的葫蘆器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現代葫蘆器,一類是古玩葫蘆器,還有一類則是法器。

    當然,法器隻是而已。

    如今風水攤位上賣的諸如貔貅、五帝錢、風水葫蘆、八卦鏡之類的大多其實隻能算是工藝品,根本就算不上是風水法器的。

    但也不能否認,這些假東西之中,還真可能會有珍品出現。

    張元對現代的葫蘆器藝術品並不感興趣,他隻對法器和古玩有興趣。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一件古董葫蘆器上。

    準確的,這應該是一個葫蘆瓶。

    瓶呈葫蘆形,撇口,短直頸,圈足外撇。

    內施白釉,外壁青花裝飾。

    頸部對稱置夔鳳耳,繪如意雲紋、瓔珞紋、蕉葉紋、回紋。

    上腹繪畫吉祥雲蝠紋,下腹繪主題紋樣“八仙過海”。

    八仙身披彩霞、足踏祥雲漫步海麵。瓶足邊繪錦地四蝠紋。圈足內施白釉。

    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款。

    因“葫蘆”與“福祿”音近,故葫蘆瓶寓意“福祿”,具有“祝福”的含意。

    葫蘆瓶是明、清時期瓷器中比較多見的造型。

    此器配有八仙圖案,寓意“八仙祝福”。

    通過紋飾,張元初步斷定是一個宮廷賞玩葫蘆器,而它的標價隻有兩萬美金,明顯是普通古玩葫蘆器的價格。

    要判斷這是一個現代葫蘆器還是古玩葫蘆器其實不難,好的古玩葫蘆器都有“紫、潤、堅、厚”四德。

    而這個葫蘆瓶表皮古樸斑駁、紫色的色澤沉暗,具有一種古舊滄桑的韻致,完全符合上品古玩葫蘆器的特質。

    成熟的葫蘆該是金黃色,經過玩家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它的顏色會由黃變紅、由紅變紫,這種瑩潤的紫色是仿不出來的。

    而且,現代仿品葫蘆器表麵結構鬆散、暗淡無光,用指甲一掐即陷,用手指彈敲,發出的聲音很悶,張元肯定能分辨出來。

    現在的問題,這個葫蘆瓶到底是不是宮廷賞玩葫蘆器,這個是很難判斷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