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蘆瓶(1/2)

    “知道了,師父,咱們接下來去哪兒啊?”

    劉金寶到底是比李雲璐聽話,知道張元這是用心良苦啊。

    “喏,已經到了,就是這家店。”

    張元停下了腳步,指了指前麵一家古樸的店麵道。

    這家店,透著中國風的特色,門前還放著兩隻大葫蘆。

    別人家店麵門外都是放貔貅、石獅子,他們這倒好,放了葫蘆。

    一般人怕是看不懂,但張元卻對這兩個葫蘆是連連點頭,顯然非常滿意。

    其實這家店,主要售賣的,那就是葫蘆器。

    掌櫃的,不如是老板娘。

    這是以為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約莫四十多歲的樣子,可是看起來跟三十幾歲的姑娘還要有味道。

    最經典的是,她看到進來的是華裔麵孔,便直接了中文。

    這中文有點江南水鄉的感覺,應該是江南一帶的女子。

    “幾位來了啊,隨便看。”

    她也不上前招待,隻是笑了笑,繼續坐在那裏看自己的書。

    張元瞥了一眼,發現那書叫《我的前半生》,不是傅義的前半生,而是亦舒的。

    他前幾還聽老婆柳夢尋,國內電視台正在熱播這部由亦舒的改編的電視劇呢。

    沒想到這個半老徐娘竟然也是亦舒的粉絲。

    沒有再去注意老板娘,張元將目光投向了店裏的葫蘆器上。

    葫蘆器,又稱“匏器”或“蒲器”,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人工與然相結合的工藝品。

    葫蘆製成的工藝品數以百計,有碗、盆、瓶、壺、盒、罐、爐等等。

    葫蘆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裝藥、盛煙和飼蟲,還可以作單純的觀賞擺件。

    葫蘆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

    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

    再加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漿最後達到紫潤光潔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

    最早是宮廷盛水用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為皇宮貴族裝飾把玩的用品,製匏工藝也隨之受到皇家重視,製作工藝日漸精巧。

    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出現了筆筒、花插、杯、碗、蟈蟈籠、蛐蛐罐等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匏器。

    其中一些宮廷製的匏器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族和外國嘉賓使臣。

    清代中期後,火畫、壓花、刀刻等製匏工藝相繼出現,這類作品均是以然束腰葫蘆為之,姿態橫生,境界各異,極具觀賞價值。

    葫蘆器可分兩大類:

    一類是用成熟後的葫蘆或雕或繪而成的器物;

    另一類是將形態各異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即“範製葫蘆器”———蟈蟈葫蘆的加工方式也不外這兩種。

    蟈蟈葫蘆的造型,常見的有雞心式、棒子式、柳葉式和花瓶式四種。

    它們既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也很獨特,幾乎可稱為人們表達審美理念、民俗信仰、精神意趣的載體。

    無論戲曲人物、文學故事、神話傳還是地方名勝、風土人情、民間傳、婚喪禮俗等,都可成為民間藝人製作蟈蟈葫蘆的裝飾題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