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六一六章 宣和遺寶(1/2)

    雖然張元對那些舊書不感興趣,但柳憐倒是花錢買了下來,而且花的錢不多,數百本舊版書,一共也就花了不到五千美金。

    而且這錢,花的還是公款。

    似乎國家方麵,就喜歡這些帶著些古味的東西。

    “你們再看看另外一件東西。”

    米特表舅賣了錢,雖然不多,但也非常高興,急忙將另外一幅畫展開給眾人看。

    柳憐不是書畫方麵的行家,所以對於這幅畫,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雖然覺得不錯,但卻不出好在哪裏。

    但張元對此,卻心知肚明。

    一幅中國畫,若是北宋內府舊藏,或著錄於《宣和畫譜》,那定是件國寶級作品。

    有件作品不僅上述兩點都符合,而且還完整地保留了北宋宣和時期的裝裱樣式,為現存僅有的幾件“宣和裝”畫作之一,其珍貴可想而知。

    她就是五代衛賢的《高士圖》。

    而擺在張元眼前的這幅畫,恰恰就是《高士圖》!

    衛賢,京兆人,生卒年不詳,仕南唐,為內供奉。

    他長於樓觀殿宇,盤車水磨,曾繪《春江釣叟圖》,南唐後主李煜題漁父詞二首於其上,為畫史津津樂道,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屋木門”評衛氏為“神品一人”。

    雖以界畫享名,但衛賢的山水畫後人也多有論及,如《宣和畫譜·卷八》言:“至其為高崖巨石,則渾厚可取,而皴法不老,為林木雖勁挺,而枝梢不稱其本,論者少之。然至妙處,複為唐人罕至,要之所取為多焉。”

    或許“樹木古拙、皴法不老”正是衛賢及其所處時代的繪畫特點。

    《高士圖》,絹本,設色,縱14.5厘米,橫5.5厘米,現藏帝都故宮博物院,是《宣和畫譜》著錄的六幅《高士圖》其一,原題為《梁伯鸞圖》,因為圖中描繪的正是漢代隱士梁鴻(字伯鸞)與妻子孟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故事。

    圖中人物被畫家放置於山水環繞的大自然中,以全景式的高遠布局構圖,采取水平、垂直和斜向延伸的方式,將畫麵分成了近、中、遠三景。

    近景為畫麵右下角的溪水、太湖石和闊葉樹,中景為畫幅左側的竹籬和屋宇,以及屋宇上方的土堤和湖水,遠景是左上角陡峭的群峰。

    圖中人物形象古雅,勾染兼施。

    青堂瓦舍、木欄柵籬以界筆繪出,結構交代清楚,有一定的縱深感,體現了衛賢在樓觀殿宇方麵的造詣。

    山石“渾厚可取,而皴法不老”,與畫史中所記衛賢畫風甚為吻合,與五代山水技法逐漸走向成熟但尚未定型的時代特征相符,是我們認識五代山水、樓閣畫的重要依據之一。

    《高士圖》原為豎幅,宣和年間裝為手卷,至今依然保留了北宋規整的“宣和裝”:

    前黃絹隔水有宋徽宗瘦金書“衛賢高士圖梁伯鸞”八字,卷前鈐有宋內府“禦書”朱文葫蘆印、“雙龍”朱文方印、“宣和”朱文連珠印,卷後鈐“政和”朱文長方印、“宣和”朱文長方印、“政和”朱文連珠印、“內府圖書之印”朱文方印,即所謂“七璽俱全”。

    所以此圖雖無衛賢款署,但宋徽宗的題名後人未有異議,可作衛賢唯一真跡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