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五六零章 抱銀鼠的女子(2/2)

    14年,法國工程師帕斯卡·科特用多譜圖像檢測技術分析《抱銀鼠的女子》,現畫作由三層構成,最初的底稿上並沒有銀鼠,第二層上才出現了一隻細長的灰色動物。

    最終畫麵上那隻豐滿圓潤的銀鼠據是米蘭公爵的家族象征物。

    也許是為了向雇主示好,也可能是為了暗示當時的切奇利亞已經懷上了公爵的孩子,達·芬奇為一幅原本中規中矩的肖像畫添上了這個神秘又性感的符號。

    然而少女那隻明顯粗大而略顯猙獰的右手暗示觀看者,她深陷愛情與權力的爭奪之中,欲以自己的美貌和智慧牢牢抓住公爵。

    1491年,切奇利亞·加萊拉尼生下一子,公爵卻迎娶了別人。

    某種意義上來講,恰紮爾托雷斯基家族的伊莎貝拉公主,跟達芬奇畫中的切奇利亞·加萊拉尼有些相似。

    恰紮爾托雷斯基家族可稱為波蘭的“準皇室”,在波蘭實行選舉君主製的時期,這個家族組建的政治團體“Fai1ia”曾在國王選舉中扮演重要角色。

    18世紀末期,在米歇爾和奧古斯特·恰紮爾托雷斯基兄弟的領導下,家族勢力達到巔峰,他們的外甥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是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最後一任國王。

    恰紮爾托雷斯基家族成員還曾與波蘭皇室大司庫聯姻,家族藏品中因此常有皇室珍寶。

    伊莎貝拉在家族鼎盛時嫁入恰紮爾托雷斯基家,她精通七門語言,交遊甚廣,在巴黎與富蘭克林、盧梭和伏爾泰結識,並將自家的宮殿變成了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沙龍場所。

    179年代,她與長子亞當在歐洲暢遊,亞當在巴黎買下了《抱銀鼠的女子》,而伊莎貝拉則在英國買下了亨利八世的牛角火藥筒和莎士比亞的橡木椅子。

    在伊莎貝拉的經營下,恰紮爾托雷斯基家族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收藏世家。

    181年伊莎貝拉公主建成了波蘭第一座國家博物館“西比爾神廟”,也叫做“記憶神廟”。

    西比爾是傳中看守羅馬帝國財寶的女預言家,跟其他生活在東歐地區的斯拉夫人一樣,波蘭人自視為偉大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將家族博物館以“西比爾”命名,伊莎貝拉公主的收藏野心不容覷。

    在19世紀波蘭沒落、被俄國占領的背景下,她曾無奈地:“哦波蘭,我的祖國,我也許無法拯救你,但至少,我可以保存你的榮光。”

    幸運的是,盡管纏擾波蘭兩個多世紀的戰火幾度燒到了這批藏品頭上,但家族的雄厚力量總能力挽狂瀾,並將搜藏珍寶的家族傳統代代相傳。

    18年波蘭解放失敗,伊莎貝拉公主那位一度官至俄羅斯帝國外交部長和總理大臣的政治家兒子亞當·恰紮爾托雷斯基,因為試圖捍衛波蘭獨立而被俄國宣判為“叛國者”,自此流亡法國。

    在巴黎他買下朗伯宅邸,並將家族寶藏轉移到這個宅邸中展出,那裏變成了一個“波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