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五三二章 潑墨仙人(2/2)

    畫幅左側的石壁上署有“禦前圖畫梁楷”六字款。

    接下來一幅作品仍舊是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雪景山水圖》是梁楷山水畫的代表作,該圖描畫了兩個身著白色披風、頭戴風雪帽的騎驢人穿行山穀的情景。

    畫麵右邊的兩棵老樹,有著虯曲的枝幹和稀疏的樹葉,是梁楷以細致的筆法刻畫出來的。

    畫麵中部以簇點畫密林,而山體的皴筆則較少,在以淡墨渲染的空映襯下,給人以白雪皚皚之感,整個畫麵呈現出一種荒涼蕭瑟的氛圍,堪稱南宋院體山水畫的經典之作。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這樣介紹該畫的,“作品以雪山為背景展現了荒漠所獨具的巨大山水空間,而騎驢人和雁群等微的存在也得到了精細的表現,可謂是一幅顯示了梁楷也同樣擅長精密畫風的力作”。

    十四世紀中葉,當時統治日本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家族極為喜愛中國的藝術品,於是來往中日之間的商旅僧人便在中國搜集大量美術和書法作品獻給足利將軍,其中便包括《雪景山水圖》等多幅梁楷的真跡。

    《雪景山水圖》在傳到日本之後,先是被收為足利將軍家的「東山禦物」,以三幅一組的形式鑒賞,而其中的中幅為〈出山釋迦圖〉(東山禦物指足利義政將軍於別邸東山山莊所評定收藏的茶道具名品)。

    之後曆經若狹(今福井縣)濱藩主酒井家及三井家收藏,最終在1948年被東京國立博物館購入,並在1951年被指定為國寶。

    最後一組東西則是《三高遊賞圖頁》。

    共有圖8段,每段各縱6.6,橫64nebsp;   分別描繪南北朝至唐代8高僧的遺事佚聞。

    在圖第二、三、五、八各段布景的樹、石及船體上,逐段署有作者的細楷簽款“梁楷”字,在每段圖畫之後,均附有後人行書對題的故事題解。

    圖一《達摩麵壁·神光參問》;

    圖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

    圖三《白居易拱謁·鳥窠指》;

    圖四《智閑擁帚·回睨竹林》;

    圖五《李源圓澤係舟·女子行汲》;

    圖六《灌溪索飲·童子方汲》;

    圖七《酒樓一角·樓子參拜》;

    圖八《孤蓬蘆岸·僧倚釣車》。

    畫卷人物生動傳神,筆法工整豪放,是梁楷早年的作品。

    此卷曾經清代宮廷收藏,《秘殿珠林續編》著錄編著者疏於考察,未曾察見隱於樹幹、石麵及船體上的梁楷字落款,誤定為“宋人無款畫”。

    經鑒定,確是梁楷真跡,已正名為梁楷《八高僧故事圖》卷。

    圖一《達摩麵壁·神光參問》絹本設色尺寸:6.;  此圖為二祖神光立雪斷臂拜達摩祖師的故事:僧神光聞達磨住少林,乃往恭承,師端坐不聞勵誨。

    光曰:“諸佛印法可得聞乎?”

    師曰:“諸佛印法匪從人得。”

    光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師曰:“將心來與汝安!”

    光曰:“負心了,不可得。”

    師曰:“與汝安心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