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五零八章 竊聽器(2/2)

    它們淡然高潔的品性,無疑左右著畫家的筆觸,這種平淡,雋味深長,並非索然無味,而這樣的畫麵流傳了百年,依然值得讓後人回味。

    玉蘭和海棠盛開在紙端的花園裏,它們和諧地展示著各自的美感,邊有花草、山石點綴,山石嶙峋突兀,以線條勾勒,內中施加適當皴染,外棱角以墨色點苔,突出山石的肌理效果。

    玉蘭樹在山石前方,白色的花兒有的已綻放開來,宛若白蝶般簇擁在一起,有的隻是半開半放的花朵,甚至有的隻是花苞,盡顯含蓄之美,不同的花朵狀態符合植物的生長規律。

    山石的後側,是幾株海棠,它們好像被罩上了一層薄紗,如夢如幻般地隱現在畫麵中,但海棠的形象卻是婀娜多姿,如霧裏花、水中月那般有著讓人捉摸不透的美麗,它與近處的玉蘭一虛一實,把遠近景的層次凸顯了出來,把畫麵填充得靈動而富有生趣。

    玉蘭和海棠在表現手法上,雖偏於工筆,卻不囿於繁密的描寫,讓兩種冰清玉潔的物象有了最深刻的表達,這顯現了李鱓對外界的敏銳洞察。

    而在他窺視世間動態之時,我們從畫中也能揣摩他的藝術人生,正所謂詩人卞之琳《斷章》中所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李鱓的畫縱然在價格上無法與唐伯虎、張大千相比,但依然是價值不菲的。

    看到這幅畫,張元進行了仔細認真的鑒定,最終確認的確是李鱓的真跡。

    隻是奇怪的是,他在通過鑒字訣鑒定的時候,竟然在這幅畫上麵現了一樣東西。

    一樣原本不應該存在的東西——

    竊聽器!

    沒錯,而且還是非常高科技的竊聽器,就粘貼在畫上麵,普通肉眼根本就看不出來。

    要不是張元有鑒字訣,隻怕也會錯過的。

    “是這幅畫上麵本來就有竊聽器呢?還是後來被人裝上的?”

    張元心中產生了困惑。

    所以他打算再看看。

    一幅可能會是意外,如果這兩個家夥來賣的東西都有竊聽器,那就可以肯定有問題了。

    兩個人拿出來的第二件東西,竟然是一件瓷器。

    據他們,這是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是明永樂時期所特有的、極為罕見的代表作。

    器身呈扁圓狀,口微侈,粗頸,溜肩,碩腹,橢圓形圈足,底足內有釉。

    胎質細膩純淨,白釉微泛青色,釉麵有冰裂紋開片。

    口沿飾卷草紋,頸部飾纏枝花卉,壺身飾纏枝四季花卉。

    青花用料為蘇泥勃青,因有“滲青”、“散渾”之特性,青色鮮豔,偶因滲青而有濃暗斑點,有水墨畫之風韻,加以運筆瀟灑,氣勢淩然,在黑色結晶斑映襯下,彰顯出色澤清晰明快的特點。

    從已知的資料看,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在蘇江楊城市博物館收藏一件,景德鎮考古研究所在珠山禦窯廠遺址中現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殘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