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九五章 乾隆禦墨(二)(2/2)

    養心殿和乾清宮毫無疑問是皇帝所在之處,北五所的古董房一直是儲存文玩之處,算是清宮的庫房,所以留存禦墨也的通;而慈寧宮區域所留存的墨多以彩墨為主,專家猜測原因可能是給太後抄佛經、畫畫使用而留存。

    錦盒製作是清朝禦墨收藏的重要部分,到了雍正時期,就找造辦處給一些沒有用過的墨加盒子,於是墨以前都是光光的一塊,後來加盒子就形成了一種形式,有漆盒、木頭盒等各式各樣的盒子。

    尤其是在乾隆時期,檔案裏很多記載,有時候乾隆嫌盒子不好換一個,有的一套墨九塊用了一塊還剩八塊,放在盒子裏不好看,幹脆下令重新定做一個八塊的盒子。

    有的好墨用了一塊剩下的舍不得用了,就再重新換一個盒子,所以大量記載都是換盒子的記載。

    從而就間接的知道乾隆時期宮廷裏的禦墨製作和收藏。

    當然乾隆對於文化的愛好傳承於康熙,書畫如此,禦墨亦是如此,所以乾隆時期改變了早期禦墨的設計,但是他卻特別喜好康熙時期留下的禦墨。

    康熙根據他自己的心意設計禦墨,留下了14種,到乾隆時,他覺得是爺爺喜歡的墨自己也喜歡,於是把這14種墨重新打造了個盒子收藏起來。

    後來根據這14種墨的啟,想別的類似題材,展成6錠,後來又展到4錠,乾隆這套4錠墨一直非常有名。

    僅這四十錠墨就有三種不同的叫法。

    乾隆時期的六十四禦園景,把乾隆熱愛的三山五園,還包括圓明園被燒了的景色都做到了墨上。

    64錠墨裏就有各個墨家的成果,就如當時的曹素功所做的1錠墨又單獨組合成一套,例如其中的三山組成一套,五園組成一套,中海、南海、紫禁城又都不一樣,取的名字也不一樣,但是湊成一個大的組合就叫64禦園景,這一大套可以分成不同的的部分。

    又像西湖十景實際上是45景,不僅僅指現在的西湖景色,而是把整個杭州地區的景色都做到墨上。

    前麵是景色,後麵是他的禦題詩,大部分都是楷體字,也有行書,個別的還有篆書,石鼓文、金文也有。

    不僅以景致入墨,乾隆帝時期的墨品還有表現內廷中較為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文化活動題材的,乾隆親自參與禦墨的圖稿設計,一般以他的禦製詩文為藍本,由宮廷畫家集體創作,也有皇帝以賜本或內臣恭摹形式為藍本,命令臣下進行命題式創作的。

    他對內廷禦用墨及藏墨的參與貫穿其整個統治時期,他除對墨品本身的製造及鑒選、分類做出具體要求。

    如今經常在市場中看到的包括“七十二月令”“西湖十景”“4錠禦墨”等墨稿設計後來都流傳到地方,由清末的地方墨家再繼續做。

    當然,也有並未流傳出宮的禦墨特例,一套名為《禦筆題畫詩墨》的乾隆款九錠禦墨就沒有在民間現其他版本,這套禦墨是乾隆精選了他最喜愛的曆代名家繪畫分別題詩作賦,下旨要求選最好的刻工依樣微雕刻模製作而成,據傳這套禦墨前後耗時兩年方才完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