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一一章 瘋狂的古董(1/2)

    馬王堆一號漢墓共出二件形製、花紋相似的漆案,其中一件出土於槨室的北邊箱,出土時,案上完好地放有五件漆盤,盤內盛有炭化或腐爛後的牛排等食物及一套竹串,另外,還放了二件飲酒的漆卮和一件漆耳杯,耳杯上放有一雙箸。..

    有趣的是,與案在同一個邊箱的文物,西為漆屏風、漆幾、繡枕及一些美容用品,東部則是侍俑、歌舞俑等照顧主人生活或為其排解寂寞的“奴婢”,而該箱室的四壁,還張掛了絲織帷幔。

    無疑,該箱室是軑侯夫人生前日常生活場景的模擬,這件漆案則是擺在她座前的盛放食物的家具。

    五個漆盤盛有不同的食物,漆卮為飲酒和飲水器,箸為竹筷。

    先秦時期,人們進餐時大部分用手取。

    到秦漢時開始使用竹筷,東漢飲食時使用筷子就更加普遍。

    這種輕便的型食案在漢代墓葬中出土頗多,為陳舉進食而用,類似托盤的作用,為了便於當時人們“席地而坐”進食器具低矮才適宜的習俗和便於“舉案齊眉”,所以漆案具有案麵較薄、造型輕巧、四沿高起構成了“攔水線”防止湯水外溢、墓葬中與食具同出等特點。

    張元完全可以確定,這就是馬王堆漢墓裏邊出土的東西。

    竟然這麽糟蹋好玩意兒,太讓人糟心了。

    也不知道哪個混蛋將這東西走私到了美國,居然還把東西都給弄壞了。

    每次提到文物流失,張元都有點痛心疾。

    現在的盜墓犯罪已經具有集團化和智能化的特點。

    盜掘、運輸、談判、銷售形成鏈條,即使那種兩米多高、數十噸重的特大文物,之內也能流向國際市場。

    很多業內人士也透露,“幾十年從國外追討回來的文物總數,趕不上幾的流失量”。

    184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文物共經曆4次規模性流失:186-19年的晚清時期、“二戰”到新中國成立前、“文化大革命”初期、世紀8年代末至今。

    其中,文物流失最嚴重的並不是國弱家貧的解放前,而是革新開放以來的最近年。

    根據海關近年來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約萬件文物流失海外。

    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地的古董市場上,中國古玩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世界上5多個國家的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文物,數量逾1多萬件,私人收藏家手上的中國文物數量更多。

    美國古董商講到,“在紐約市場上,到處都是中國的古墓陪葬品和藝術品,人們正在瘋狂地從中國走私文物”。

    張元以前問過一些走私販子,反正這些人來到了美國,根本不怕告訴他。

    他當時就問什麽途徑可以將這些東西攜帶出境時,很多店主都表示,要將這些東西帶出境並非難事,“如果東西不大的話,可以將這些東西放在行李箱中,或者放在隨身攜帶的背包裏”。

    甚至有人還,“如果有熟悉的駐華大使,可以委托他們帶出去,他們可以少量攜帶這些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