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一八一章 殉葬印(2/2)

    官印製作,個別是銅質朱文篆。

    由於印麵加大,印文筆畫又細,顯得空疏,因此有的官印入手下手用屈曲回旋的篆書,以求填滿充分其空間。

    早年有很多人:“唐官印印文用九疊篆。”此話欠準確。

    其實九疊篆在唐官印中僅是入手下手階段,多數官私印有二三疊者,皆不夠九。

    少許用九疊文於官印中,那是宋、元以後的事了。

    在製作的編製上,一是承襲隋代用鑄,二因此蟠條入印。

    在印文中的“印”早年,常出現有“之”字。如“之印”。

    應該,這方官印不管是年代還是印文,似乎都與唐代的官印有著非常大的共通點。

    但是卻有個問題,那就是沒有鼻鈕,這還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這官印居然不是金屬的,而是陶土燒製而成的,這差距可就大了。

    很多人看了幾眼之後就紛紛搖頭放棄了。

    張元卻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老板,東西不對?”

    張元點了點頭道:“嗯,不是唐朝的官印,更不是隋朝的官印,官印不可能用陶土燒製,光是這一點,就不對勁了。”

    “這麽那些人也都是明眼人啊,一個個都看出了問題所在,所以才會表現的那麽失望吧。”

    愛蓮娜指了指台上那些人道。

    張元的目光卻投向了那個胖子牧場主。

    此人這會兒也處在思考之中,這讓他不由露出了幾分訝色,還真是行家啊。

    難道這家夥也現了那個了?

    “老板,看您這意思,那東西不是唐代官印,但同樣值錢?”

    愛蓮娜可是一個察言觀色的高手,看到張元那表情,再看看那邊那個胖子的表情,就知道那東西不簡單了。

    “嗯,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唐代的殉葬印!”

    張元點了點頭道:“我老師認識一個喜歡拽文的老學究,是個搞考古的,他曾經講過殉葬印的事兒。

    是‘積年以來在考古掘中,於古璽印用途類別獲悉不少。

    有前人之所不及知見者,如近年漢利倉墓出,有長沙丞相及軑侯之印,與《史記》稱利倉以長沙丞相封軑侯正合。

    此以範書王允傳證之,稱帝思允忠節,使賜東園秘器,贈以本官印綬雲雲。

    由此推知,軑侯二印亦以殊遇贈印者。

    今審其印文知出於急就,是屬明器非實用物。

    蓋漢官製度,官吏遷死必上印綬,遇殊恩可另刻本官印綬以斂。

    由是悟傳世漢魏官印多半出墟墓,多是卒後所贈明器官印非實用品也。

    獲此例證。

    始悟傳世官印中,恒見一印中有上具官職下附姓名,前人多不得其解。

    今知是亦明器非生人所佩。

    殆貴顯者卒後得賜印綬,中下級官吏可自刻官職而附姓名印以殉。

    前此朝鮮漢墓出樂浪太守掾王光木印,可為例證,有此啟,知傳世劉延俊靡丞套印,及晉菅納宣威令六麵印,以至唐瓦製尚書兵部之印,又近年宋王耀墓出耀字木印、僉蒿裏中明器無疑。

    可見宋史記載有賜官印殉葬之例,其亦有所本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