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一八一章 殉葬印(1/2)

    前麵那些叫價的人,那都是沒錢的,真正有錢有眼力的大佬,都等後麵的好東西出爐呢。  . .

    “接下來這件拍品比較有意思,它是一件唐代的官印,而且品相完整,保存非常不錯,有興趣的人,可以出價了,底價是兩千美金!”

    光頭的聲音再度響了起來。

    這東西底價並不高,畢竟隻是官印而已,如果是隋代官印還更值錢一些,唐代官印就稍微差點了。

    並不是技術上的差距,而是因為存世多少有別。

    隋官印遺存甚少,今見僅“廣納府印”、“觀陽縣印”、“桑乾鎮印”種。

    唐印遺存較多,羅振玉《隋唐以來官印集存》著錄近種,近年各地亦時有現,標準品有甘州藏族自治州牛頭城出土的“蒲州之印”、和疆吉木薩爾縣出土的“蒲類州之印”、和疆吐魯番文書上鈐印的“安西都護府之印”、“山縣之印”等。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中書省之印”、“唐安縣之印”也是唐印標準品。

    就算是外行也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不過如果東西是真的,買下來倒也不錯。

    畢竟張元的神羅博物館裏頭,唐代官印還是一個巨大的缺口,他一直就想著怎麽能夠將這個缺口給彌補住。

    板刷頭接著道:“下一件拍品,唐代通州縣印。”

    還是跟之前一樣,願意買東西的,上去初驗。

    張元也走了上去,畢竟官印這玩意兒,距離遠了,你還真未必能辨別出來這東西的真假。

    唐朝官印都以銅水直接鑄成,上麵留有鼻鈕,鈕就是官印的把手,鈕上有眼酷似人鼻,故稱鼻鈕。

    官印上署印與職官印並行。

    官署印是指某官府衙門的公章,職官印是指某任官之官印。

    晉以前的官印多是職官印,官署印少見,今雖現有鈐於敦煌寫經《雜阿毗曇心論》殘卷上南朝南齊的“永興郡印”。

    但當時這種印製並未普及,因而遺存的大量南北朝官印仍是職官印,至隋唐時才大量出現官署印並遺存下來,如隋“廣納府印”、唐“蒲州之印”。

    唐代官印還喜歡使用寶、印、記等印章名稱。

    “寶”是唐皇帝禦寶的稱謂。

    自秦至隋皇帝印均稱璽,唐武則時始將“璽”改稱“寶”。

    以後曾複稱璽,至開元元年,帝印稱“寶”遂成定製。

    “印”是縣署一級以上的官印稱謂。

    “記”、“朱記”名稱始見於唐,縣級僚屬或相當於縣僚屬的低級機構和官吏的官印用此稱。

    寶、印、記是唐官印的等級區別,此製為宋以後各朝所沿用。

    這個時候的官印淘汰了秦漢以來沿用的方寸陰文官印印式,全部使用陽文大印。

    這時官印邊長多在5厘米上下,由於印大,已不宜於佩帶,因而印紐形態也逐漸改變。

    這時官印先用環紐,它是從南北朝印的鼻紐演變而來的,隋官印環紐還基本保持了南北朝官印的鼻紐形態,至唐初,印紐紐體加高,跨度窄,孔長,形狀已完全不同,唐後期,紐已無孔,習稱橛紐。

    隋唐官印印文均與印體一同鑄出,書體屬篆係統,但筆畫圓轉特甚,印麵布局疏朗,每印均加細線邊框,有時代風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