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五九五章 高仿也不容易啊(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另外在青花瓷發展的基礎上,明代的彩瓷發展也有一個新的飛躍。

    明代永樂、宣德之後,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繪技術方麵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應歸功於白瓷質量的提高。明代釉上彩常見的顏色有紅、黃、綠、藍、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為成化鬥彩,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工藝。

    例如成化鬥彩器的釉上彩,彩色品種多且能據畫麵內容需要自如配色,其雞冠的紅色幾乎與真雞冠一致,葡萄紫色則幾乎是紫葡萄的再現。所以,彩瓷器一般都十分精巧名貴,如舉世聞名的成化鬥彩雞缸杯等。

    在成化彩瓷基礎上,嘉靖、萬曆時期的五彩器又揭開了彩瓷發展史上的新篇章。成化鬥彩瓷,色彩鮮豔,畫染風格以疏雅取勝;嘉萬時期的五彩則是以紅、淡綠、深綠、黃、褐、紫及釉下藍色為常見,彩色濃重,其中紅、綠、黃三重為主,尤其是紅色特別突出,因而使得嘉萬時期的五彩器在總體上有翠濃紅豔的感覺,極為華麗。

    明代除青花、鬥彩和五彩之外,其單色釉也有突出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宣的紅釉、藍釉、成化的孔雀綠和弘治的黃釉。

    這個時代的瓷器的造型除繼承前朝的之外,也有因時代需要變化而新產生的,如永宣時期的壓手杯、雙耳扁瓶、球瓶等。成化時期則以鬥彩雞缸杯、‘‘字蓋碗等為典型器物;正德、嘉慶、萬曆各朝的大龍缸、方鬥碗、方形多角罐、葫蘆瓶等也都頗具代表性。

    另外也有各式文房用具如筆管、瓷硯、水注、鎮紙、棋子、棋盤、棋罐等瓷器傳世。

    裝飾手法已從元以前的刻、劃、印、塑等轉為彩繪為主要手法。繪畫紋飾的內容更加複雜多樣,植物、動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鳥、魚及蟲等無不入畫。

    早期以寫意畫為主,畫風自由、奔放、灑脫;明後期以寫實為主,畫麵抒情達意,簡約輕快,極有漫畫趣味。

    如此紛繁複雜的明瓷器,劉大彬想要真正完全模仿出來,那不僅僅是要付出非常艱辛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啊。

    真以為高仿那麽好做嗎?

    去博物館看一下就行了?摸一下就行了?

    如果僅僅滿足於那種程度,那根本就達不到頂尖的高仿水平,這對於劉大彬來顯然是無法滿足的。

    張元相信劉大彬的能力,但是他同時也相信劉大彬根本沒有那麽多的錢去購買那麽多昂貴的瓷器來供自己模仿研究。

    所以劉大彬的想法,隻能是妄想和瘋狂,難怪短時間內廠子就破產倒閉了,估計錢都花到這上麵去了吧。(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