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一二零章 富春山居(3/3)

    可乾隆帝和他的大臣們不會都眼睛瞎了吧?

    如果有人想拍乾隆帝的馬屁,但在那個時代,諍臣也不是沒有的,為何沒有據理力爭?

    再了,當時和珅可是一個文物收藏大家,難道連他也判斷錯了?如果他知道那被乾隆指認的假畫其實是真畫,為何不自己收藏起來?要知道那個時候乾隆帝對那幅畫根本已經不在意了,甚至還公開表示過可以賞賜給臣下。

    還有一點讓張元不能信服的就是,關於所謂《無用師卷》平反這個事情,是徐邦達提出來的。

    沒錯,這是一位鑒定大師,有許多著作,然而他並不是神,他曾經還誤將一幅古代名畫判斷的一文不值來著,失誤不僅有,而且還不止一次。

    而且《富春山居圖》曆史上的仿作實在太多了,最少估計也在十幅左右,而且幾乎每一幅的質量都非常出色。

    其中一幅是明朝畫家張宏《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是學術界公認的最接近原作的版本,現藏於帝都故宮博物院。

    張宏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吳中學者尊崇之。從張宏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中亦能看出他高超的畫技,筆墨疏朗,氣韻貫通。他擅長山水畫,重視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丘壑深邃。畫石麵皴染結合是他繪畫的特色。寫意人物,神情具視,構圖疏密得宜。

    還有一幅明四家之一沈周的作品。

    沈周的繪畫,技藝全麵,功力渾樸,在師法宋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發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而大多數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閑意趣。

    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沈周手裏。自從得到這件寶貝,沈周就愛不釋手,把它掛在牆上,反複欣賞、臨摹,看著看著,就看出了點問題:畫上沒有名人題跋。

    一時的非分想法讓沈周衝昏了頭,他根本沒有想到,像這樣的珍寶藏都要藏在最隱蔽的地方,怎麽能大張旗鼓地張揚呢?果不其然,當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題跋時,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畫得這麽好就產生了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愣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興奮異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集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如今隻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沈周愣是憑借著記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被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猶如石沉大海,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沒有消息。後來,它又出現了,被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