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一二零章 富春山居(2/3)

    “哈哈哈。張老板,好久不見了啊。”

    就在張元在那些東西裏麵遴選自己需要的東西的時候,赫利斯居然厚顏無恥地走了出來。

    好久不見個鬼啊,咱們才一沒見吧。

    “赫利斯。還我們的錢!”

    “大家不要吵,不要吵,等拍賣會結束之後。諸位自然可以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複,不過現在。我是來競拍的。”赫利斯笑了笑,看向了張元道:“張老板。我也有資格參加你這個拍賣吧?”

    “當然,就是不知道你能拿出什麽好東西了?”張元點了點頭道。

    “黃公望的真跡《富春山居圖》和東晉顧愷之的唐摹本《女史箴圖》足夠了吧?”赫利斯自信滿滿地道。

    “不可能吧!《富春山居圖》是元朝書畫,畫家黃公望為無用師所繪,以江浙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幹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江浙省博物館。怎麽可能會出現第二幅真跡?”一旁的王政君震驚地道。

    “那麽想必這位老先生也應該聽過另外一件事兒吧?”赫利斯笑著問道。

    “什麽事兒?”王政君疑惑地問道。

    “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圖》進入清宮。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將真跡當贗品處理。直到近代學者翻案,認為是乾隆皇帝搞錯了。從而保住了一個完整的無用師卷。”赫利斯道。

    “此事我自然知道,那又如何?”王政君還是沒明白赫利斯的意思。

    張元卻笑了笑道:“赫利斯爵士的意思大概是認為其實‘子明卷’才是真的吧,這道士也有可能,畢竟近代學者的鑒定能力,就未必比得上乾隆爺和他的臣子們,那麽赫利斯爵士,是否可以借你的《富春山居圖》一顧呢?”

    張元是屬於那種不親眼見到的東西都不會完全相信的人,既然他人在這裏,那自然是要好好看看赫利斯所的《富春山居圖》是不是真的了,反正他有鑒字訣,東西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而且他也想過,1745年,其中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見到後愛不釋手,把它珍藏在身邊,不時取出來欣賞,並且在6米長卷的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沒想到,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圖》。兩幅《富春山居圖》,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兩幅畫實在是太像了,真假難分。

    其實從這個法之中不難發現,兩幅畫的確是非常相似,真假難辨,判斷錯了,也屬正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