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1/3)

    聽張元到了重點,大家都不話了,仔細盯著張元的一舉一動,就連鏡頭也將其完全鎖定,似乎是生怕錯過了任何一點細節。

    其實誰都明白,鍾學手裏的那個雞缸杯,與張元手中的十盞是出自於同一人之手,因為對比過之後,除了抹去的標記之外,其餘一模一樣。

    也就是,隻要能證明張元手裏這十盞雞缸杯是仿品,那麽鍾學手裏的那件,自然也就是仿品了。

    也正因為如此,所有人都聽得非常仔細,想要搞清楚,張元手中的雞缸杯到底有什麽地方與真品不一樣的。

    張元頓了頓道:“采用不同礦料配比,提煉出多種多樣的彩料,是成化時期製瓷工匠對我國陶瓷藝術的巨大貢獻。已故陶瓷藏家孫瀛洲先生在談到成化色彩特征時曾:‘鮮紅豔如血,杏黃閃微紅。水綠、葉子綠、山子綠等皆透明。差(姹)紫色濃而無光。孔雀藍色沉,孔雀綠淺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紅色重豔而有光。薑黃色濃光弱’。可謂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成化鬥彩在彩色使用上也非常靈活,根據器物的紋飾和風格,或用一兩種、或選三四種,或用五六種。用三四種彩繪的較多,用一兩種或五六種彩繪的較少。無論選用幾種,都設色恰當,素雅鮮麗,清新可人。

    這些彩料都是古人精選的特殊礦粉,提煉成本比黃金還貴,因提煉的成功率極低。官窯窯場隻能按器物需求登記申請,使用時更是點滴省用。絲毫不敢浪費。成化鬥彩的成功為後代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可以這樣講。若無成化豐富的色彩,便不會有後來嘉、萬、康熙的五彩和雍正粉彩的成就。

    在成化鬥彩中還有幾種比較特殊的色彩,如一種叫‘姹紫’的彩料,也有寫成‘差紫’,呈褐色。這種彩料前無古人,現無來者,是空前絕後的一種彩,隻在成化年間出現過,是成化的典型特征。它的特點是彩厚。色如赤鐵,表麵幹澀無光,像膠泥的感覺。再如紅彩也很特殊,稱為油紅,鮮豔耀目,多在紋飾中點綴出星點或花朵,它比明晚至清早期的棗皮紅更鮮、更紅,彩表麵還有一層紫光,是年代久遠形成的一種光暈。這種紅料也是成化鬥彩的重要標枳之一,後仿者難以及比。

    到這裏,我相信大家也都聽明白了吧?我那朋友雖技術很好,但是有些特殊的色彩。他也是弄不到的,盡管做到了非常相近,可是如果在顯微鏡下麵仔細觀察。就能看出分別來,當然了。這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必須是經常接觸真品成化鬥彩才行。但毫無疑問,這一點可以成為判斷這件東西是仿品的關鍵。”

    “這個還真不好判斷啊,畢竟成化鬥彩真品就那麽多而已,見過的人相當少啊,還有其它不一樣的地方嗎?”馬雍問道。

    張元點了點頭道:“這十一盞雞缸杯杯口徑8.,底徑.85,物高.8,造型為侈口,唇沿薄,臥足,薄胎潔白精細,白釉泛青,瑩潤致密無棕眼,器裏光素,外壁繪山石牡丹子母雞,底足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行六字楷書銘款外加雙框。器足和底心都有碎開片,整體精巧秀雋,從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緩慢內收,不爭誇張而求內斂,線型宛轉流暢,工匠製作時別具匠心使其更具實用性。口沿的設計為侈口,飲用甚為方便。裝飾方麵,外壁安排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躍躍欲動的子母雞,雞都作展翅歡騰愉悅之態,兩隻公雞一隻呈鳴啼狀,一隻回頭張望母雞覓食,整組畫麵生動活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