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零八章 四友讚(1/3)

    明代方瑞生在《墨海》中論及好墨的標準為:“黝如漆,輕如雲,清如水,渾如嵐。”具有“香如捷好之體”,“光如玄妻之發”。

    顧鄰初的《論墨》也論及選墨的要求為:“色黑如漆,光明可鑒,質極輕清,具有自然之馨,才能入紙不沁散,筆不阻滯,暑膠性不潤,寒膠性不介。”

    從以上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選墨應從色、膠、質等幾個方麵來鑒定。首先要色黑如漆,墨僅僅黑是不夠的,且要有光澤。“紫光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

    明代陳繼儒《妮古錄》論定墨的質量還要看膠的配比。墨膠過重,行筆便阻滯不暢;膠量過輕,著墨不固,裝裱時著水即滲化。此外,墨的質地細膩與否也是重要的方麵,墨質細,書畫時墨韻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

    有了選墨的標準,那就容易多了,憑著張元那雙眼睛,絕對不會選錯的。

    本來還打算挑一挑硯台和紙呢,正好杜老板已經將其餘的東西都選好了,張元也覺得有些累了,便直接讓杜老板幫自己選擇硯台和紙。

    杜老板吩咐自己的夥計幫張元將其餘東西先打包裝好,然後問道:“硯台被古人譽為‘文房四寶之首’。我們這裏有最著名的是東廣肇慶的端硯、安州的歙硯、東山魯硯、西江龍尾硯、晉州澄泥硯,不知道張董事長需要哪樣的?”

    “硯台怎麽個講究法?”張元問道。

    杜老板回答道:“硯台的講究的是:質細地膩、潤澤淨純、晶瑩平滑、紋理色秀、易發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帶,有的有星。大約產於有山近水之地為佳。如端硯之出於斧柯,浴在江渭端溪之渚坑中。石佳還須工精。硯台的雕工製作早已形成了一門藝術,從取石、就料、開型、出槽、磨平,雕花等都可運其匠心。有的精品硯已不實用,以其名貴隻能作古董觀賞、珍藏,而舍不得濡水發墨了。硯的名貴,有以石質貴者,有以製作貴者,有以名人用而貴者等等。”

    “我呢就一個意見,要好用。實用,漂不漂亮倒在其次,畢竟我是買來用的,而不是欣賞的。”張元想了想道。

    “好嘞,這個沒問題了,那紙呢?”

    “紙我更不懂了,這要麻煩杜老板了,我需要的紙,一部分用來寫字。另外一部分則用來繪畫,你替我選吧。”張元以前寫字、作畫,用的材料那都是現成的,所以他自己其實並不懂這些。

    “在書法界一直有‘安宣。湖筆’之,顧名思義,就是安州的宣紙 南湖的筆。但是具體到實際書作當中,就因字體而異了。一般鋼筋有力的字需用‘軟筆’如羊毫,飄逸靈動的字體用‘硬筆’如狼毫。至於宣紙嗎。有生宣,熟宣,半生不熟的宣紙,區別在於吸水性上,一般‘安靜的字’選用吸水一般的宣紙,‘活潑的字’選用吸水性較好的熟宣,或半生不熟的宣紙!”杜老板道。

    “那都給我選一點吧,我臨摹書法,軟硬兼施,字也時而活潑,時而安靜,如果隻是一種紙,怕是不夠的,對了,如果可以的話,麻煩給我標出來,免得以後弄錯了。”張元還真不知道,這紙裏頭居然還有這麽多學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