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五九章 煮玉論真偽(2/3)

    “怎麽,不煮還不放心?”有人問到。

    “諸位想想啊,如果真得是古玉,那大多必然是墳墓之中出土的,沾染了細菌、邪魅之氣什麽的,你敢直接佩戴?戴上了你就不覺得心裏瘮得慌?所以啊,煮玉既是消毒,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讓那些髒東西都去掉。”張元答道。

    “原來如此,兄弟你繼續。到底怎麽個煮法,是直接扔鍋裏就跟煮玉米棒子一樣嗎?”又有人問道。

    “好了,決定煮了。注意了,煮可不是扔到鍋裏就煮的。記住了啊,千萬不能像那位大哥的,不然玉煮壞了,可是悔之晚矣啊。”張元一邊笑著,一邊道。

    那人臉一紅道:“兄弟,你倒是如何個煮法啊,我回去也試試。”

    “我的做法是用魚線釣住,用筷子掛在鍋沿上,懸空。這樣接觸玉石的溫度不會高於100度,否則扔進去,接觸鍋底,燒壞了。另外火要用大火燒開,文火保持沸騰,也就是煲湯的火候,大約15分鍾就可以了。”張元解釋道。

    “哦,這樣子就好了啊,那簡單。可是剛煮好的話,玉一定非常燙吧,怎麽取出來呢?”

    “笨啊,當然是用涼水將溫度降下去啊。”有人頗為得意地道。

    “你別瞎,還是聽聽兄弟的!”

    “咳咳,有些人以為煮好了就跟飯菜一樣準備出鍋上盤了?不,千萬不要那麽做,也不要想著用外力去降溫,要注意等到水溫自己降下來後在取出,另外千萬千萬不要馬上碰到涼水,否則你就成了古代碎石的接班人了!”

    “噗!那位哥們,原來你是碎石門的接班人啊,哈哈哈。”劉浩忍不住笑道。

    那人臉一紅道:“我就是瞎的,瞎的。”

    “當然瞎還可以,但萬萬不能那麽做。否則玉是你自己的,若是毀了。痛心的也隻會是你自己啊。”張元很嚴肅地道。

    “兄弟的,我們都知曉了。真是多謝了。”

    “謝倒是不必,我一個晚輩,能得各位這麽賞臉,也是一種福氣啊,今年的賭石交易會上,必定會有古玉的交易,但大家要注意了,即便是這種正軌場合,真正的古玉也並不多。所以千萬要心謹慎,莫要上了當,受了騙啊。”張元提醒道。

    “古玉作偽的事情很多嗎?”劉浩忍不住問道:“我曾遇到過不少人向我推薦古玉,可是都沒敢買,一來我不是很熟悉那東西,二來價格太貴,我怕上當受騙啊。”

    “你這做法是對的,不懂的話,就莫要輕易出手啊。咱們國家的山寨水平一直都很高超。從古代到現代,那都是非常出名啊。在我國,玉器作偽的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南宋時,已形成頗具規模的仿古玉係列。偽製古玉成了專業。明代,一些人為牟取暴利,社會上各種偽造文物大量出現。

    傳世古玉中。真贗混雜,是古玉辨偽中最難的一方麵。墓中出土的古玉。也並不一定是與死者同時代之物。故應該了解玉器作偽的基本方法,在鑒定玉器時注意辨偽。玉器作偽。一般是用當時的玉器來仿製古玉器的沁色。”張元拍了拍劉浩的肩膀讚賞道。

    “對了,我一直聽你沁色,但這沁色究竟是什麽啊?”李霄對古玉一竅不通,問這種問題倒也合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