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五十章 天池之戰(二)(1/3)

    匈奴、大秦。

    兩軍對峙,中間是一群被當作炮灰的弱國奴隸們。這個時候,任誰也不會想到,左右這場大戰最後結局的,就是這一群不起眼的炮灰們。

    這樣的情形,不僅僅發生在匈奴與駱甲軍之間,在南方戰場上,赫連壁投入的俘兵和奴隸甚至於更多。同樣的,天師道的天師和道徒們,也在奴隸群中不停歇的爭取著更大的力量,並決定發動一場陣前的暴動。

    ——。

    由於暮色使然,秦軍方麵並看不清究竟有多少的匈奴人,他們的眼睛裏,看到的就是黑壓壓的敵軍在一步步的逼近。

    “弩手,準備!”

    “長槍兵,準備!”

    曹信冷冷的注視著一隊隊慢慢靠近的“敵人”,隻要他一聲令下,就是萬弩齊發,不留一個敵人活命的屠場。

    疾如烈火,爭強好勝,渴望勝利,數年過去了,曹信的姓情依舊沒有改變,臨陣先鋒,折斷敵軍最為銳利的鋒芒,然後,大軍盡起,殺他一個血流成河,這是曹信最為喜歡做的一件事情。

    這一次,好不容易趕在大戰將起之前來到戰場,曹信不等歇息,即請令擔當起了秦軍前部的指揮官。

    “曹將軍,大將軍有令,弩騎兵後撤,重騎出擊!”就在曹信準備下令射殺之際,來自駱甲中軍的傳令斥候兵送來了最新的消息。

    秦軍之中,騎兵主要分為三個兵種,其中之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弩騎兵,這些弩卒主要依靠青銅弩機平端射殺敵人為作戰手段,它的長處在於中遠距離的射殺,對於近距離的肉搏戰則並不擅長。

    之二是李原在占領漠南漠北之後,逐漸裝備起來的鐵甲重騎,這支“坦克”部隊在平素行軍時會將甲衣長槍將收藏起來,而在戰前再穿戴整齊,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兩軍列陣對衝之時,給予迎擊之敵以重創。

    之三則以斥候輕騎散騎為主,這些輕騎主要擔負傳遞信息、打探敵情的任務,在真正的大軍團作戰中,作用並不是很明顯。

    與秦軍騎兵的變化多端、兵種不一相比,匈奴一方則是傳統的控弦輕騎,每一個部落的勇士都有一手馬上射殺的本領,同時,如果發生近戰,則主要依靠相對原始的青銅矛甚至於骨矛、骨刀來迎戰。

    在技術力量、訓練水平都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秦軍將重騎兵抽到第一線,目的就是要在近戰中將匈奴人給一舉擊潰。而這樣調動的前提,自然是秦軍一方從天師道那裏獲悉了此時逼近的敵人,並不是真正的匈奴騎兵,而是一群群的奴隸。

    奴隸們不過是肉盾,並沒有遠程射殺秦軍的本領,所以,秦軍重騎不用去擔心,會被匈奴人的遊擊狼群戰術給襲擾,他們要做的,就是養精蓄銳,等待全軍出擊命令下達的一刻。

    ——。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緊張的氣氛在俘虜群中漫延開來。

    終於,讓俘虜們最為激動的**時候來臨,率先發起清除匈奴釘子行動的是天師道徒們,他們一擁而上,用從地上撿起的石塊,還有人擠人的優勢,將一個又一個的匈奴釘子給砸死在了人群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