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池之戰(一)(1/2)

    經過七年生息征戰。

    李仲翔麾下的這支西域聯軍部隊,完全擺脫了過去烏合之眾、隻憑著人數來贏得勝利的不堪印象,同時,由於士兵來自不同的國家,其能力和特長也各不相同,聯軍在應對變化時,選擇也有多個層麵。

    熟悉道路情況的聯軍方麵,從一條不常走的近道避開了匈奴人的斥候,而僅有的幾隊前出的匈奴人斥候哨騎雖然發現了危險的迫近,但在秦弩騎兵的密集射術麵前,隻能無望的如同一個個木樁一樣被射落於馬下。

    黃昏時分。

    秦軍順利的完成了對匈奴部落的包圍,駱甲軍在東,李仲翔軍在南,對匈奴人形成合擊之勢,而天池又處在了正北方,這使得匈奴人退卻的道路隻剩下了西方一條。

    圍三闕一。

    這是中國古代孫子兵法的精髓所在,這一次,秦軍二路圍攻匈奴人,采用的正是這一策略,而提出這一計謀的,正是小李李仲翔。

    ——。

    不利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讓沉浸在幻夢中的赫連壁終於醒悟過來,兵臨困境之下,這位匈奴部落的最後王者爆發出了強悍的一麵。

    戰馬淒厲嘶鳴。

    匈奴士兵們一個個麵容猙獰,揮動著手裏簡陋的兵器,發出一聲聲無意義的叫喊。這一切,還有從天池上空吹拂過的北風的呼嘯聲、旗幟的作響聲,構成了一幅大戰將臨、天崩地裂的宏大場麵。

    “大匈奴的勇士們,舉起你們的戰矛,複仇的機會來了。”匈奴人的隊列戰陣中,一個個**著上身的千夫長高聲叫喊著鼓動士氣。

    比士氣,比武器裝備,赫連壁的部眾自然不可能與秦軍相比,不過,比狠勁,比權謀,赫連壁有足夠的自信心。

    狼旗之下。

    剛剛穿戴整齊的赫連大單於躍馬而上,衝著左右大將喝令道:“兒郎們,都給我振作起來,我們不用懼怕,因為我們有人質在手裏,現在,我命令將那些烏孫、大夏的奴隸驅趕到前陣去,他們的生死,就讓秦狗去選擇吧,哈哈——。”

    以烏孫、大夏的俘虜、民眾為人質,逼迫秦軍束手,在倉促之間,赫連壁能夠想出這樣的毒計,不得不說,他確實高過了呼衍邪一籌。

    “大單於好主意,秦狗要是殺了這些奴隸,那他們就會被烏孫大夏人認定是仇敵,要是他們畏縮不殺,那我們的機會就來了。”聽到赫連壁這一聲命令,匈奴各級將領一個個精神大振起來。

    狹路相逢。

    赫連壁當然不肯就此認輸,這就是他與老朽的呼衍邪之間的區別,同樣的情況,指揮匈奴人的要是呼衍邪的話,隻怕早早的下令趕緊逃跑了,赫連壁則不然,他首先想到的,是還有沒有反撲的機會。

    戰局劇變,但匈奴人並非完全沒有機會,在兵力數量上他們並不吃虧,另外,他們還有大批的烏孫大夏奴隸可以作為人質,有了這些肉盾,赫連壁確信,他的部隊可以穩穩的掌握住第一波攻勢的主動權。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三萬烏孫、大夏奴隸被羈押在地勢最為低窪的天池西北角,他們一個個衣衫襤褸,身無長物,神情茫然而無望。

    這一個月來,匈奴人橫掃鹹海流域,連續的將烏孫、大夏諸國滅掉,其勢頭之強橫,讓西域的民眾感到膽戰心驚,他們雖然心有不甘,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不敢再有絲毫的反抗之心。

    不過,這一晚,匈奴大營人喊馬嘶的異常情形,卻讓奴隸們看到了希望,而在這些異邦民眾中間,有一些青衣青袍,頭束著發冠,腰間係著一個布質包袱的人顯得分外的活躍,這些人的麵容有的與西域人無異,有的則分明有東方人的樣子,他們來回的穿棱在不同的奴隸群中,悄聲的詢問和訴說著什麽。

    “天師,你說的可是真的?秦國大軍真的來了嗎?”一個年近五旬、神容隱約透著富態的烏孫長者顫聲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