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路在哪裏?(1/2)

    白明應是秦置弱水縣的縣令。

    白羊部落被安置在他的轄區內,作為一縣縣令,自然要親自出來安撫,當然,關於白廣季如何身死,以及東歸一路上發生的事件細節,也還需要向晉希等人問一個清楚,這不僅僅是對死者有個交待,更重要的是為了更詳盡的收集匈奴、大月氏的情報。

    晉希感恩之餘,對白明應自是言無不盡。

    不止是她,就連那些原本對秦國持有懷疑態度的長老們,也漸漸消除了疑忌,主動的向秦人講述匈奴人的事情。

    十幾天來,在安置白羊部落過程中,白明應身邊的隨從記錄下的文字達到了二十餘卷,竹簡堆積起來,簡牘可以填滿半間屋子,這些東西隨後被火速的送往了長安,交由閻樂負責的對外軍情司分析保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這是孫武子兵法的核心精髓,李原當初遣白廣季與白羊鬼方部落接洽,目的就是要設法了解和掌握匈奴人的底細,而這些不是生活在北方荒原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傷痛在時間流逝中慢慢平複,不管怎麽樣,晉希和她的白羊部落,就在弱水畔休養生息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慢慢的和這裏的羌人、秦人融合到一起,漸漸的成為支撐起秦國的一支力量。

    鬼方白羊。

    這個名字也會被慢慢的淡忘,唯一不會忘記的,是這一段東歸征途中的人與事,是白廣季還有那些無名的河西羌、白羊部落的勇士。

    他們雖然埋骨在沙漠戈壁荒灘,最終沒有能夠回歸故土,但他們的事跡將被記錄在白羊部落大事羊皮卷上,隻要族群存在,他們的英勇事跡也將被一代代的後人所提及、敬慕,而這就是族群精神的力量。

    ——。

    三月。

    春天的步履姍姍來遲。

    當嶺南已是蚊蠅滋生、草木瘋長的時候,河西和西域一帶,依舊是大西北寒流氣候肆虐的季節,對於放牧為生的遊牧民族來說,這個冬天分外的難熬。

    秦與匈奴正式決裂,雙方劍拔弩張,隨著李原的一聲令下,邊鏡線上的秦軍從河西到燕北,在長達五千餘裏的邊境線上布置下重兵,而每一支秦**隊在麵對匈奴人時,都好象有深仇大恨一般。

    而更嚴重的是,秦國不僅嚴密封鎖邊境,而且秦軍還不時深入到草原的腹地,對匈奴部落進行掃蕩。

    要知道,以往的冬末春初,匈奴人都會召集部眾,聚集南下!

    南下!

    劫掠南人的牛羊、財帛、人口,充足部落在一個冬天損耗的力量,這一直是匈奴部落得以維係下去的生存法則。

    但今年,形勢倏然逆轉,變成了秦軍主動出擊,數支秦軍部隊不間歇的從長城一線北上,讓距離秦境不遠地方放牧的匈奴部落苦不堪言。

    相比漠北的匈奴人,這些南匈奴人與秦國的接觸更頻繁一些,這使得他們在對待秦人時更加的謹慎小心。

    南匈奴部落的當戶、千長們一個個莫名其妙,秦國的態度改變讓他們感到奇怪,這些年來,雖然兩國關係一直不睦,雙方大大小小的戰事也打了好幾仗,但這似乎也達不到連物品交換也不嚴禁的地步。

    不過,很快他們就得到了消息。

    原因就是大單於冒頓與大月氏人聯合,圍殲了阿爾泰山一帶的白羊部落,這個消息已經在草原上傳開,而隨之而來的另一個消息,就是在這次戰事中,據傳大月氏人殺死了秦國神武王李原的一名親信部將。

    這還算不得什麽,大月氏人與秦國結仇,正是匈奴人最希望看到的,但隨後大單於竟然從月氏人那裏強要了秦將的首級,並將其作為溺器使用。

    阿爾泰山東。

    匈奴右賢王王帳。

    大大小小的上百個帳篷聚集在了科布多湖畔,這個內陸地區方圓不大的小湖泊,現在是新任右賢王呼衍邪的王帳所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