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六十三章 韓信伐齊(1/3)

    楚軍兵敗鴻溝。

    連霸王項羽也折損於斯役。

    項羽的首級屍身,被李原下令收斂起來,然後在俘虜中覓了幾個曾經的項軍親卒,護送著往彭城去。可以想見,當項羽的屍體被送到楚都彭城,會激起怎樣的滔天巨浪,失去摯天支柱的西楚,勢必會陷入到劇烈的動蕩之中。

    生前。

    是彼此相向、不死不休的對手。

    死後。

    那就是兩個世界、漸行漸遠的陌途。

    至於項羽在自刎之時,叫喊出的刑天舞幹戚、要和李原在黃泉路上再撕殺一場的呼喝,對於心靈是二千年後科技時代,平素又根本不相信什麽鬼神之說的李原,幾乎沒有什麽威脅的意義。

    黃泉路上,一路走好。

    在這個亂世爭雄的時代,英雄總是唯一的,英雄也是最為寂寞的,在沒有項羽、劉邦的曰子裏,李原的目光,將更多的關注一南一北的兩個異族的強者。

    南越趙佗。

    匈奴冒頓。

    在王者爭霸的戰場上,永遠不會缺乏下一個的挑戰者。

    ——。

    楚國失去了最重要的領袖。

    不過,鴻溝隻不過是秦與楚交戰的一處戰場,幾乎就在李原與項羽激戰正酣的同時,在北方齊地戰場上,另一場秦、楚兩軍之戰的混戰正在上演,與鴻溝的對壘不同,齊地對戰的雙方,則更趨向於用運動戰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存在。

    本來,依照項羽的設想,除了鴻溝一處與秦軍對峙外,鍾離昧的一萬餘常山軍將從趙地一帶橫掃秦境,最後從三川郡一帶渡河側擊秦軍之背後,但這一策略卻因為季心在邯鄲保衛戰中的出色表現而終止。

    除了鍾離昧軍外,楚軍中的後起之秀,也是最有可能成為項羽接替者的項莊,率領著一萬五千餘楚軍北上齊地,試圖牽製燕地秦軍。

    秦軍方麵,指揮這場戰役的秦軍將領,正是駐守在燕地的名將韓信。這位楚地東海郡淮陰一帶的無賴少年,在經過了多番戰事的曆煉之後,已經成長為秦軍中的一員多謀善斷的主將,特別是守衛燕地的這一年間,韓信在南有楚國、北有匈奴、內部又有反秦殘餘勢力的情況下,組建起了一支由三萬戰卒、二萬餘輔兵構成的秦軍燕地軍團。

    這一野戰力量的存在,讓秦國在漫長的邊境線上,不需要再從九原和關中一帶調集兵力,同時,在中原一帶出現危險時,秦國還可以不從關中,而從北方開辟第二戰場,從而威脅到楚國的腹地。

    這一次楚軍進攻秦國。

    李原的命令一到,韓信即迅速的率領一萬二千名秦軍從薊縣南下,其餘將卒則留守在燕北,以防範匈奴人可能的偷襲,畢竟,對楚的戰事再緊迫,也沒有讓匈奴人重新竄入中原腹地來得緊要。

    韓信南下之後,燕地秦軍交由半年前從九原一帶趕來的秦將楊翁子指揮,相比其他秦軍將領,楊翁子這個名字甚是陌生,不過,若是提及他的話,還應該講到秦國對匈奴作戰時最為顯名的一個將領:蒙恬。

    在那一次蒙恬率二十萬秦軍驅逐匈奴人出河套的戰役中,楊翁子擔任前軍校尉,可以說立下過汗馬功勞,若不是後來受到蒙恬事件的牽連,加上其與王離素來不睦,他的職務遠不止隻是秦國邊軍中的一名偏將。

    李原上一次遊巡雲中郡、九原郡,楊翁子也在邊軍諸將之中,對於這位鬱鬱不得誌的邊軍中堅,李原從蒙虎那裏有所耳聞,一番敘談之後,楊翁子即被李原正式的納入到了考驗將領的名單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