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六十二章 項羽之死(1/3)

    曰頭偏西。

    鴻溝西側的河水,已經被秦、楚戰卒的血染成了紅色。

    在陽光的暴曬下,一群群的蚊蠅開始以集團衝鋒的形式,對那些一動不動的屍體發動屬於它們的淩厲攻勢,而在不遠處,更有幾隻膽大妄為的野狗冒著被烹殺的危險,小心翼翼的湊近到戰場的外圍。

    秦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樓蘭兵出現後,楚軍的鬥誌更加的不堪,一部分被分割於遠離中軍位置的楚軍小部隊已經開始放下武器,選擇投降秦軍。傳說中秦人會活埋俘卒的說法,早已被事實證明不過是當權的那些大人物用來欺騙愚民的手段罷了。

    秦國就連季心這樣的楚軍重將的兄弟,都不殺而且還重用,又怎麽可能為難他們這些苦哈哈的小卒子。而更重要的是,楚國對於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卒來說,除了一次次加倍的賦稅外,就再沒有了其它的感情。

    如果不是祖上就是楚國人,如果不是家中還是親人,這些楚卒早就想著脫逃到秦國了,盡管來自秦國的消息被嚴密的封鎖著,但還是有秘密的渠道,會傳遞回秦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

    人心。

    是最難以捉摸的一種神秘感念。

    當初,是秦國嚴謹又殘酷的法令,讓習慣了**與散漫的關東人很不適應,是趙高、胡亥指鹿為馬,任用親信將秦國弄得民怨沸騰,所以,當大澤鄉陳勝喊出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時,關東百姓才會群起而響應。

    如今,楚國的狀況雖然還沒有達到趙高、胡亥亂權的地步,但項佗治理下的楚國,項氏子弟不管是能力強的,還是能力不行的,均能輕而易舉的得到重用,而那些沒有關係的,卻隻能被排擠到清閑的位置,又或者隻能黯然離去。

    楚國的人心散了。

    當功名利祿不複存在,當求生的私心壓過榮譽之時,投降也就變得順裏成章了。

    ——。

    戰場中心位置。

    隨著項羽的一次次衝殺,而漸漸的向鴻溝方向移動,不過,移動速度卻在逐漸變慢,甚至於有些時候還停滯不動。

    二百樓蘭兵。

    死於項羽戟下者,已達二十七人。

    這還是在圍攻的狀態下,要是一對一單挑的話,項羽的戰績還要驚人的多。

    與之相對應的,他們取得的戰績是,項羽的親衛近卒幾乎被悉數殲滅,同時,在項羽的身上,一道道深入骨頭的劍痕,幾乎將項羽的征袍染成了血洗一般。

    這些傷口之中,最為嚴重的一道,是在項羽的左側**上,鋒利的劍鋒幾乎挑斷了他的大動脈,連續的失血讓項羽黝黑的臉龐變得蒼白起來,而更令人擔心的是,他的行動也因為這些傷口而失去了靈活姓。

    在遍是敵卒的戰場上,不能靈活躲避,也就意味著你距離死亡更近了一步。

    這個時候,項羽迫切的希望,有同伴能接應自己一把,不濟的話,至少也能讓自己喘息一下,不然的話,一次次不得不與樓蘭蠻兵硬碰硬的對砍,就算他有再多的力氣,也禁不住敵方無恥的車輪戰法。

    “項聲、項襄,還不上來?”又一次重擊之後,項羽嗓子口一甜,“卟”的一口鮮血噴出,然後終於開口厲喝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