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三百零二章 三國誌(1/3)

    大秦新曆六年,夏(公元前201年,六月)。

    隨著秦、匈激戰、楚、匈戰事的開啟,秦、楚、匈奴——,這三個稱雄一方的強大勢力集團以混戰的形式,揭開了新一輪爭霸的序幕。

    新三國。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把秦、楚、匈三方比喻為三個國家,雖然,從政體上來說,隻有李原治下的秦國真正達到了政令統一,楚國方麵項羽對各郡、縣的治理基本還維持在自治的基礎上,這是奴隸製向封建製轉型的一個過渡期。

    最後的匈奴一方,則完全是原始的部落鬆散聯盟,它的強大隻源於一個人:冷酷無情又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大單於冒頓。

    人的視野,會隨著目標的不同而改變。

    曾經,項羽的人生目標就是打敗秦國,然後錦衣還鄉,在家鄉父老麵前炫耀自己的功績,讓那些年少還春的少女眼眸發亮,脈脈含情——。

    這個願望在攻占關中、分封諸王之時即告實現,項羽隨即便在彭城建造宮殿樓宇,模仿始皇的舉止行度來。

    這一時的項羽,誌得意滿,就覺得一輩子所有的目標均已實現,接下來就是躺在床榻上好好享受了。在楚漢四年的爭霸戰中,項羽的失敗其實就源在於此,源在他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與之相比,一直渴望打敗項羽、超過項羽的劉邦則是動力十足,一點也沒有放鬆的意思。

    現在,秦國在覆滅之後又迅速的崛起,李原這個後起之秀給予項羽的壓力是如此的大,如果說打敗劉邦、申陽、司馬卯之流還算不得什麽,那麽,今年的河西一戰,則完完全全的讓心高氣傲的項羽震驚了。

    什麽是英雄?

    在一個窩裏稱王稱霸,算不得什麽?

    隻有在對外族、異邦的戰場上擊敗對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豪傑,李原的榜樣力量,讓項羽在迷失了自己之後,再一次尋找到了新的目標。

    楚軍處境艱難。

    項羽相信,匈奴人也不好受。

    從河西到海東,匈奴的邊境線上,秦國與楚國形如兩隻張開利齒的小老虎,雖然整體實力比不上正處於最強盛期、又習慣在草原上作戰的匈奴騎兵,但在局部的戰場上,楚軍隻要能保證輜重和武器戰馬的供給,完全有可能守住幽燕這一片肥沃土地。

    對於項羽的堅持,楚軍將領內部,雖有不同的意見,不過,這種異議至多也是如周蘭一樣提提而己,真正到了執行層麵,楚軍上下唯以項羽的命令是從,這也是經曆過幾次內亂之後的楚軍戰鬥力提升的重要方麵。

    隻有霸王項羽,才是楚國當之無愧的第一號人物,其他人等,都無法憾動他的位置。

    與步入封建社會、國家號令統一的秦國不同,冒頓這個匈奴大單於雖然聽起來顯赫,但其權力還是不能與秦國的皇帝相比,那些在會盟時唯唯諾諾的草原部落們,在回去之後,心態又會有所不同。

    從這個意義上來分析,匈奴人要想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事,準備時間要比秦國、楚國長得多,同時,由於各部想法和目的不同,軍事行動如果勝利還好說,萬一要是失敗一次的話,冒頓的威信就會一落千丈,這也是匈奴內部最大的弱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