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月氏奇兵(1/3)

    以一部步騎在烏鞘嶺一線牽製,再遣一支精騎深入敵後,摧毀匈奴人賴以生存的牧場,掠奪各部落的後方輜重,確實是打擊匈奴這種行蹤不定的遊牧部落的一個有效辦法。

    若幹年後的漢武時期,武帝遣衛青、霍去病等幾次北伐匈奴,都是分兵幾路,以輕騎突進的方式對漠北王庭進行閃擊,這種戰法典型的就是你可以阻擊我一路,但你不能阻止我破壞你的後方,如此幾番來回,匈奴人終於敗下陣來。

    今曰的情形,與漢武時期有相同之處,又不同的地方。

    相同在於,秦軍的主動進攻態勢沒有變,李原一貫以來的積極進攻姿態,讓秦軍在內患還未消除的情況下,繼蒙恬遠征之後第一次跨過大河,來到秦人從未沒有踏足過的地方。

    不同之處,則是秦軍現有的兵力與休養生息幾十年之後的大漢相比要少了許多,但在士卒的素養方麵,又要強了許多。

    在軍隊建設與內政的關係方麵,李原並沒有沿續秦國一直以來的全民皆兵的策略,尤其是在贖回了十餘萬秦軍俘卒之後,關中男丁緊張的問題已經得到了緩解。兵員的補充更多的是靠提高士兵的待遇、增強將士的榮譽感,吸引適齡士卒主動加入的方式。

    李左車的提議,讓帳中眾將議論紛紛,幾年的戰事下來,就算是最不喜歡動腦子思考的曹信也開始有了“猛張飛”的幾分韻味。

    “李司馬,精騎襲敵後方,萬一匈奴人從漠北再調兵馬來援,我軍到時進退不能,當如何?”曹信嗡聲質疑道。

    曹信這一問,讓眾將皆對他有刮目相看的感覺,李原也是一樣,能夠跳出河西走廊再來看戰局,這說明曹信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李左車略一沉吟,道:“武侯,曹將軍所慮甚是,既然要戰,那我軍就不能隻限於在河西小打小鬧,莫如讓九原的邊騎擺出北伐的態勢,以震懾冒頓不敢輕兵往西。”

    要打就打大的。

    不僅限滿足小打,這是李左車的思路和設想。

    對於這一戰略思路,李原在決定對匈奴一戰之時,就有準備,他之所以在河套地區保留王離的邊軍集團、並將蘇角一部調拔給北路軍指揮,就是為了準備有可能中的對匈北伐事宜,當然,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戰略上的試探,也並不代表秦邊騎會一路殺奔匈奴的漠北王庭。

    英雄所見,略同。

    李左車的分析,幾乎就是對李原想法的一種補充,這倒讓一直以來都親曆親為的李原,有了解脫束縛的暢快。

    讓人才為我大秦所用。

    讓他們在未來的對外戰事中,顯示我大秦的國力,彰顯泱泱大國惹不起的氣魄,這是秦國與西漢所不同的地方。

    休養生息、和親進貢。

    這樣的屈辱條件,李原絕不答應,也絕不會去做,秦國的好兒女,豈能送給匈奴人玩弄,秦國的財帛,也絕不送給強盜享用。

    “河套邊軍佯攻之事,王離將軍已在準備,諸位,現在我們要決定的是,誰來擔當這支奇襲部隊的帶兵將領,你們都有什麽想法,說出來聽聽。”李原鼓勵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