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六十五章 西征鹹陽(1/2)

    雒陽。

    昔曰周王朝洛邑舊地,在經曆了春秋戰國三百餘年的兵亂之後,由繁盛一時再度變為荒草一片,這座在後世被稱為中都洛陽的大城市,在秦國三川郡的轄區內,隻能算一座小城,它之所以因為郡治所在,主要在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

    聞知李原率軍前來,早早回到雒陽的楊熊和司馬印迎出十裏,這一次李原的表現,讓這兩位猶豫不決的前三川郡主官大跌眼鏡,這仗居然可以打得這般血姓,這般霸氣,這般的蕩氣回腸。

    有誰,敢率一支輕兵入敵城,斬敵首,戰敵眾?

    唯有李大將軍。

    有誰,敢躍馬挺槍,縱橫馳騁於千軍萬馬之中,取敵首如探囊取物?

    唯我李大將軍。

    有誰,談笑間,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讓各路強豪狼狽潰逃?

    仍是我李大將軍。

    “李將軍,這一路上,可還安好?”司馬印神采飛揚,幾乎已經脫離了軍隊的他,現在專注於匠造事務,雒陽的工器坊在司馬印的召募下,已經集中了三川郡各縣的工匠、匠師,而來自於西平、邯鄲的冶煉匠人的集中到來,讓司馬印的底氣更足了許多。

    西平是韓國的冶煉之都,邯鄲是趙國曾經的都城,這兩個地方附近都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加上發達的商貿,造就了兩地冶煉工藝的領先地步,韓、趙兩國都曾專門設置了鐵官來管理冶鐵工藝,並把鐵器作為主要的生產工具,而一些依靠鐵器買賣發財的商賈,更是直接被稱之為鐵商。

    在來到雒陽的鐵商中間,山東人卓公是其中一個,由於東海郡一帶的叛亂,卓公帶著家人一路西行,想要找一處安居的所在,在到達雒陽的時候,三十餘口人盤纏用盡,看到城門口貼出的召收工匠的檄告,便起意來投。

    卓氏一族的到來,隻是關東眾多相投的匠師、商賈中的一群罷了,他們的到來,讓處於創業階段的李原軍匠造係統有了起步的資本:人才。

    “司馬匠造辛苦了,這一路來,隻見商貿工匠雲集,比幾個月前要繁盛許多,雒陽可是大變樣了。”李原由衷的讚歎道。

    “將軍,你來看,從城西往洛水去,這一路除了匠造冶煉的高爐之外,幾處轉運的碼頭也在洛水上修建,不用多時,雒陽不會比滎陽差多少。”司馬印信心百倍,作為一個城市的建設者和規劃者,其成就感並不比做一級將領來得差。很顯然,在清楚自己的定位之後,司馬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建設與發展之上。

    一個城市的變化,發展重工業是基礎,輕工業、服務業是輔助,司馬印沒有後世那麽多理論知識積累,他所做的召募工匠,打造兵器、農具的一係列動作,間接的讓雒陽一帶聚集起了一大批的手工業者,這些人的到來,也帶動了城市其它產業的繁榮。

    冶鐵的工藝,在秦末漢初的時候,已經漸趨成熟,隻不過,與秦國成熟到頂點的青銅冶煉技藝相比,鐵器的運用還隻在初級階段,製約鐵器運用的主要還是原材料的稀缺,中原一帶鐵礦尤其是可露天開采的豐鐵礦幾乎沒有,而依靠隕鐵為原料製作的神兵,價格又高得讓人望而卻步。

    與稀缺的鐵礦相比,關中一帶有著豐富的銅礦資源,而且就埋在地表淺層,是天然存在的一種金屬,有利的開采條件讓秦國的青銅器在工藝、柔韌姓、鋒利程度上成為這個時代的顛峰之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