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一言九鼎的副秘書長(1/3)

    重大裝備技術攻關的事情,計委已經籌劃了很久。說得更準確一點,計委以往也曾經組織過好幾輪這樣的行動,隻是收效不盡人意,這一次由王鴻生牽頭來做,是打算搞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效果的。因為要汲取此前的教訓,又要提出新的方案,所以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漫長,遲遲未能展開實施。

    秦海受到陳賀千的啟發,來到計委麵見王鴻生,向他匯報自己準備聯合一些企業共同進行尖端材料攻關的事情。王鴻生眼睛一亮,當即扣下秦海給自己當助手,要求他以材料聯合攻關為基礎,把組織整個重大裝備攻關的任務承擔下來。

    說是讓秦海承擔這個任務,當然並不意味著沒有其他人參與。計委這一次的重大裝備攻關聯合了十幾家部委和改製後的行業總公司,包括什麽鐵道、電信、電力、能源、石化、船舶、冶金等等,林林總總,涵蓋了各大重工業門類。每個單位都派出了專門人員參加這項工作,負責與計委方麵溝通,這其中當然不乏想通過這些重大項目為本部門爭取更多好處的動機。

    王鴻生作為這一行動的總負責人,可謂是壓力山大。正如黎慶分析的那樣,他雖然是管工業出身的,但本身並不是技術人員,對於裝備技術知之不深,也不了解哪些方麵是真正的瓶頸,哪些方麵屬於華而不實的麵子工程。在見到秦海之前,他花了很多時間到下麵的企業去調研。與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甚至普通工人座談、搜集資料。但越調研,他就越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許多東西他聽著聽著就被繞進去了,無法區分出其中的真偽。

    他也不是沒有嚐試過到研究所或者企業聘請專業人員來協助自己,但他找來的人或者是過於迂腐、缺乏變通,或者是變通過度,一心隻想著給自己和同僚撈好處。總之。沒有一個人是能夠讓王鴻生覺得稱心如意的。直到秦海出現在他的辦公室,向他提起用經濟手段促進企業間協作的思路,他才追悔莫及地一拍腦袋:真是燈下黑,秦海不就是一個既精通業務、又胸懷全局,而且還沒有什麽私心雜念的最佳人選嗎?

    就這樣,王鴻生半是引誘半是強迫地把秦海留了下來,給自己當助理,專門籌劃重大裝備攻關的事宜。王鴻生給秦海安排的這項工作,讓秦海想起幾年前楊新宇聘他去搞浦桑汽車材料國產化的經曆。相比浦桑國產化辦,國家計委的來頭可要大得多了,能夠動用的資源也是不容小覷。

    秦海原本就是一個想做些大事的人,否則也不至於幹出把全國的材料學者都盡收囊中的壯舉。這一回,能夠扯國家計委的虎皮來做大旗,他又何樂而不為呢?就這樣。在專門成立的“重大成套裝備攻關行動辦公室”裏。秦海掛上了副秘書長的頭銜。別看隻是秘書長,而且還帶著一個“副”字,辦公室裏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這個職務才是一言九鼎的身份,是辦公室裏真正能夠拿主意的位子。

    簡稱為重裝辦的這個辦公室,設有主任一人,常務副主任一人,普通副主任十幾人。其中主任由國家計委主任擔任,王鴻生是常務副主任,參加這項行動的各部委、各總公司各派一名副職領導擔任副主任。這個龐大的主任團體最大的作用包括在照相的時候作為背景牆、開會的時候作為人形留聲機、發文件的時候各自貢獻一個名字。其他事情都指望不上他們去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